柔道训练营 想进国家队 先过魔鬼训练关

    “快累趴下了,你捏捏我小臂肌肉就知道了,全肿起来了。”刚结束爬绳训练的谢狮狮跑到场边喝了一口水,记者赶紧凑上前聊了两句。刚刚开营的新一期柔道国家队训练营强度之大,让这位全运会女柔48公斤级新科冠军都“有点崩溃”。

挑战,累并快乐着

    国家奥体中心柔道馆有千余平方米,训练营将其一分为二,小级别和大级别运动员各占“半壁江山”。1月8日下午记者探营时,小级别选手正在器械区进行体能训练,大级别选手在柔道垫上进行实战演练。据悉,本次报名参加训练营的各地方队队员有女子120人,男子100人。
    这次训练营从1月6日至16日为期10天。强度有多大?看看运动员的作息安排吧。早上6点开始早操,上午8点至11点半、下午2点半至5点半在馆里训练,也就是说他们每天训练时间超过7小时。国家队教练组制定了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将通过身体素质、力量、专项基本功、技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实战水平等测试内容进行选拔。
    “练下来觉得很累,比上个周期的训练累多了,都不是一个档次啊。”经历过一个奥运周期的谢狮狮算是老队员了,面对深蹲、卧推、举杠铃、引体向上、爬绳等一整套的体能训练下来,也有点顶不住。但说起未来还有近一周的训练,她乐观地笑着说要继续坚持。“没事,我们能坚持,天天这样训练就会习惯了,要出成绩就要这样呀。”
    在大级别实战训练的场边,记者见到了带出奥运冠军佟文的金牌教练吴卫凤,她带着天津队全队都来参加训练营。“我感觉这个训练营特别好,因为里约奥运会中国柔道的任务比较艰巨,通过训练营能选出最优秀、最有培养价值和最有突破可能的运动员,补充到备战队伍中。”吴卫凤告诉记者,这次训练营近乎军事化的管理让她觉得很新颖。“运动员从站队到训练馆开始,每一个环节都有要求,训练方法也很新颖。大家都很有新鲜感,情绪也很高涨。”

选拔,科学加“三公”

    用这种训练营的形式选拔国家队队员,还是国家柔道队史上第一次。“这种方式更科学合理,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运动员的情况。”总局举摔柔中心柔道部部长熊凤山告诉记者,由于全运会后各地方队都是新老交替的状态,特别是一些取得优异成绩的老队员在全运会后可能选择退役,或者本身有一些伤病,通过训练营可以更好地掌握他们的状态和水平。
    不仅是训练强度超大,这次训练营的内容安排也很新颖。“同样的训练内容如果安排的强度、时间和要求不一样,最后的效果就会很不同。”熊凤山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爬绳训练,有些队员过去爬绳时手脚并用,手在爬脚也在缠着绳子。柔道的爬绳训练是为了增加手的抓握能力,一旦手脚并用就减小了手的压力,这样针对手的训练效果就打了折扣。现在的要求是不能用脚,增加了训练难度。”据记者观察,过去的训练经常是每组队员爬一趟下来换另一组队员做,这次却是极限训练。“我们会要求运动员一直爬,看你能爬多少趟。因为如果只爬一趟,人人都能完成,这样怎么挑选?因此我们要进行极限训练,要挑选极限能力更强的运动员。”
    这样的训练虽然很“魔鬼”,却能让人人都服气。“不管是老运动员还是新人,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训练内容都一样。老队员压力更大,因为年轻运动员拼劲很足,一直在后面拼命追赶他们。”据熊凤山介绍,经过训练营能留在国家队的人不到一半,淘汰率很高。“国家队教练组对每一项训练内容和测试都会认真做统计,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所有人都要在训练上争取领先,要各方面都名列前茅才能入选国家队。”

(袁雪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