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有望入驻罗马中国资本的“欧洲足球梦”

    春节期间卷帙浩繁的欧洲足球新闻中,有一条尤其值得注意:据意大利《信使报》报道,来自中国海南航空公司的董事长陈峰有望收购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手中掌握的10%—15%的罗马俱乐部的股份,一旦收购成功,陈峰就将成为绰号“红狼”的罗马俱乐部的第四大股东。
    就在罗马球迷、中国球迷对陈峰的介入举双手赞成的时候,一个更宏大的话题悄然浮出水面——中国资本的“欧洲足球梦”。
    随着中国资本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以及中国资本在国内足球赛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关中国资本牵手欧洲足球俱乐部,尤其是豪门俱乐部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就在陈峰与罗马的消息之前,曼联、国际米兰等球队都或隐晦或直白地表达过对中国资本的兴趣;一些国内经纪人甚至直言,欧洲五大联赛的中小俱乐部甚至愿意向中国资本转让自己全部股份。
    在经济世界的范畴里,资本的流动、企业的转让、兼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因为足球项目的特殊性以及中国足球本身的特殊性,中国资本和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合作似乎总有些佶屈聱牙——一个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中国资本连自己国内的足球都玩不好,都实现不了盈利、成绩上也没有真正的突破,凭什么介入欧洲足球?
    这当然只是问题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问题的最表层,接手一家欧洲足球俱乐部,中国资本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能否做到按足球规律办事,近些年欧洲五大联赛中被国外资本收购的俱乐部不少,但新老板在收购俱乐部之后真正插手内部事务的很少,这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一旦中国资本真的成为了曼联、国际米兰等豪门俱乐部的老板,真能做到“置身之外”?再比如著名企业家陈卫东提到的“民族沙文主义壁垒”,在中国资本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民族情愫强烈的企业,比如瑞典的沃尔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这种情绪就很关键,相比于沃尔沃,足球俱乐部的民族情绪、地域情绪则更为明显,美国财团在收购曼联的时候就曾遇到过曼联当地支持者的强烈反对,中国企业和欧洲足球的合作自然也逃不开这方面的问题;最为关键的,如今很多中国资本都拥有国家资本的背景,收购国外俱乐部必然面临大量资本投入的问题,这部分资本的安全性就存在隐患,一旦导致国家资本流失,就不是简单的足球问题或者经济问题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如今真正对欧洲主流足球俱乐部有真正影响力的中国资本也只有泓锋国际(杨家诚)的伯明翰、三容电梯(武剑华)的兰斯等寥寥数家。
    当然,除了问题,介入欧洲足球俱乐部对于中国资本、中国足球也有诸多的好处:首先就是提升中国资本、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像俄罗斯富商阿布拉莫维奇就在入主切尔西之后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杨家诚也在成为伯明翰老板之后将自己的泓锋国际更名为“伯明翰环球控股”;其次是赢得巨额的商业回报,不同于国内体育产业目前“盈利难”的处境,国外体育产业尤其是欧洲足球产业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阶段,只要能够稳定战绩,每年获得大量的经济回报不成问题;最后就是通过深入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核心,可以将很多欧洲足球俱乐部发展的核心经验带回中国,助力中国足球产业、中国足球水平的发展。
    和中国资本的海外并购步伐一样,中国资本牵手欧洲足球俱乐部也只是处于刚起步阶段。虽然问题很多,但我们相信,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一定能从矛盾和问题中寻找到自己的解决之道。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