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足待遇低出路窄 队伍很难留住人才

    尽管是“五一”假期,但广东竹料足球基地,却依然热闹非凡。广东女足的姑娘们正与备战仁川亚运会的缅甸国家队女足展开热身赛。尽管最后2比3败北,但广东女足主教练何伟文仍满意球队的表现。毕竟广东这支女足实在是太年轻了。
    何伟文表示,这支广东女足平均年龄还不到21岁。大多为1993和1994年之后的球员,极个别有1989年和1991年的。广东女足一线队有20多人,加上各地挑选上来的集训队员(97后)10多人,目前总共有30多人。在主力球员高琦、谈茹殷和钟秀东上调国家队的情况下,能与缅甸女足踢成这样,实属不易。
    事实上,广东女足曾是我国的一支劲旅,90年代多次在国内各项比赛中均位列前三甲。赵利红、施桂红等人更是中国女足著名的“铿锵玫瑰”,为中国女足获得奥运和世界杯亚军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的广东女足,情况并不是太理想。何伟文无奈地表示,与男足职业联赛发达相比,女足关注度低,最大的问题就是留不住人才。何伟文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待遇和出路的问题。女足队员每月的收入近两三千元,这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属于低收入人群。女足全年尽管有联赛、足协杯和全国锦标赛以及四年一届的全运会,但很多均为赛会制,市场关注度不高。因此,很多人也为了出路问题,早早选择退役。“我们队年龄最大的队员仅25岁,即将退役,她们到省队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借助省队等优越条件,考取体院等大学,谋取出路。事实上,25岁应该是运动员的成熟和巅峰阶段,早早退役,势必影响整支队伍的水平和发展。”
    何伟文坦言,从十运会后,广东女足已经走了4批好队员,人才储备出现问题。同时,运动员过早退役,考取大学,按照广东教育和体育相关政策,到了大学后代表学校踢球,就不能注册为专业运动员,不能再为广东女足出战。没有考上大学的队员,毕竟文化水平不高和社会阅历浅,想出来自谋出路,难度非常之大。
    尽管遇到很多困难,广东女足在去年全运会上还是获得第6名的成绩,是近两三届全运会的最好成绩。同时广东省体育局和足协、队伍等负责人均重视女足的发展,逐步提升待遇和为女足队员的出路提供条件和保障。比如广东经常举办退役运动员培训班,指导她们二次择业,做好心理辅导,提高相关技能和知识,并推荐相关企业和单位吸纳这些运动员。
    “我相信,希望在明天,我们都会努力去做好。”何伟文最后说。

黄心豪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