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场剪影
从2012年只有小学组比赛到2014年仅总决赛阶段就拥有小学、初中共32支参赛球队、500多名参赛队员、教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只用了三年的时间。诚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任褚波所说,我们就像见证一个孩子成长一样见证了这项赛事的茁壮成长。采访比赛期间,几个偶然得见的画面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剪影自然是校园足球冠军杯成长的佐证,但又何尝不是承载了中国足球复兴希望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前进路上的最好写照呢?
剪影一:雨中助威的卞宏宇妈妈
一场夏雨,驱散了北京多日的闷热。但对于球场上踢球的孩子们来说,雨水却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影响传球、控球倒是其次,最要命的是雨水让小球员本就汗湿的球衣彻底湿透了。
几年前,记者曾到青岛采访过一项青少年足球比赛,因为下雨,家长纷纷领着孩子回家,嘟哝着:“感冒了可不得了……”但在冠军杯现场,没有一个家长将孩子拉下场,一名比球员更兴奋的家长更是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只见她在场边不停地呼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不是“小心”、“别摔着”,而是“向前”、“踢出去”、“站起来”!
走近这名家长,她根本没有心思接受采访,直到比赛结束之后,记者才知道她是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队卞宏宇的妈妈。
卞妈妈对记者说:“以前也担心孩子踢球受伤、下雨时感冒,但有一次看儿子在雨中比赛,他投入的样子让我很感动,我也很欣慰小小的他居然对足球有那么大的热情,从那以后我就不担心着担心那了,而是彻底成为他的球迷。”
除了雨中助威的卞宏宇妈妈,记者还遇到了厦门二中的孩子们,他们不但是球场上的常胜将军,而且在学习上也是个顶个不含糊。厦门二中校长吴启建对记者说:“原则上踢球好的孩子学习就不应该差,而且我们学校还充分发挥足球的引导功能,将孩子们在足球场上的热情迁延到课堂上,我们之前直升高中足球班的孩子们在今年的高考中21人全部考上了本科,这是让我最高兴的。”
曾几何时,足球被认为只是学习之外的“娱乐”,是游离于教育之外的“异类”,但如今,足球提升孩子身体素质、生活态度甚至“反哺”学习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其实才是真正接近了校园足球的本质。
剪影二:让金志扬赞叹的11号
7月21日的揭幕战上,乌鲁木齐第五小学队的11号艾孜买提·依克热木让见惯了大场面的中国足球元老金志扬也赞叹不已,在22日的座谈会上,金志扬专门提到了这名小球员,他说:“这名小球员在场上踢得很有章法,他的足球智商甚至已经超过了很多专业球员,校园足球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足球人才,我很高兴。”
又何止是天才的“11号”,本届校园足球冠军杯赛赛场上,小球星比比皆是:厦门二中的前锋李蓝身体素质出色,踢球感觉良好,已经被杭州绿城梯队看中,很有可能走职业足球道路;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多名球员很有希望进入河南建业梯队,通过足球改变他们的命运;还有男孩子成堆的足球场上的女生——浙江温州仰义二小的唐梦瑶、吉林省延吉市建工小学校的赵城真,她们的教练对记者说:“小学阶段女生的身体并不比男生差,和男孩子一起踢球,可以帮助她们更快地进步。”
中国足协校园足球主管曾丹对记者说:“今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小学方面从以往的5人制比赛调整为8人制,比赛场地变大了,参与人数增多了,但比赛质量不降反升,说明各地、各校的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初中方面以往水平相对较低,因为有潜质的孩子到了初中大都加入体校、俱乐部梯队了,但今年初中比赛也打得有模有样,说明孩子们进步了,更说明基层教练员水平提升了。”
当然,提升的并不只有球员的水平、球队的水平、校园足球的水平,更有校园足球冠军杯的办赛水平。赛事秘书长王文宜介绍说,2014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较之以往呈现了三大亮点,即专业化、公正化和贴近化。专业化就是把赛制由以往的小学5人制、初中8人制调整为全部比赛8人制,从而更好地和国际接轨,也更顺畅地和专业比赛衔接;公正化主要体现在对参赛球员的年龄进行严格审查,以学籍、球籍审查为主的前提下,我们还采取了骨龄抽测的办法,最大限度避免了年龄作假的可能;贴近化则是通过“校园足球进校园、进社区”的方式,让球场上踢球的孩子真正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让学生、社区居民亲眼见证、感受校园足球的魅力。
剪影三:卡依沙尔的苦恼
卡依沙尔是校园足球冠军上的传统强队新疆喀什市第十四中学小学部队的领队,虽然球队给力,但卡依沙尔一直愁眉不展,直到22日的座谈会上,他才吐露了心声。
原来作为边疆城市,喀什市开展足球活动的硬件条件并不好,学校一块土场地,球员一摔倒就破皮,漫天飞扬的尘土更是给球员训练、比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卡依沙尔一直想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渠道可以帮助他们兴建一块更加专业的足球场。
卡依沙尔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本次带队前来参加冠军杯的校长、教练几乎人人心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像江苏省盐城市就提出,虽然在政府、教育、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当地校园足球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因为专业足球人才的稀缺,当地校园足球水平一直难有质的飞越;大连市金州新区依托强大的足球人才优势,几乎能做到校校有高水平教练,但让他们苦恼的是如何界定教练员的课时,如何提升他们的待遇;江苏省南通市作为一个外来移民较多的城市,很多在学校里踢球的孩子都是外来打工随迁子女,这些孩子参加冠军杯没有问题,冠军杯要求只要是该校学生即可,但当地的冠军杯选拔赛却不允许外省市队员报名……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因此在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一而足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校园足球人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通过针对性强、执行性强的措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主任魏吉祥说得好,虽然过程会有困难,但相信校园足球的未来一定会无比光明。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