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能训练 锻造蓝盔勇士的钢筋铁骨

    流火七月,齐鲁大地气温一度逼近40℃,然而比这烤人高温更高的,是26集团军某摩步旅即将出征的二百余名维和官兵的训练热情。在近日的一次验收考核现场,笔者看到,官兵们在烈日下依然精神抖擞,斗志高昂,先后连续完成了五公里越野、单兵战术、应用射击等课目考核,并对营区遇袭处置、遭武装分子袭扰等多种预案进行了演练,表现出色,这些靠的正是严格训练积淀成的过硬体能。

五更练兵——执行任务没有准点

    凌晨四点,天刚蒙蒙亮,维和营地一片沉寂,官兵们还在熟睡。
    突然,一声刺耳的哨音打破了夏日早晨的宁静。
    “起床!集合!”官兵们被这突然的“变故”搞得摸不着头脑,纷纷从梦中惊醒走出宿舍。列队、集合,值班员宣布,一天的训练拉开序幕。
    “怎么这个点开始训练?”人群中发出小声议论,但很快就被整齐的步伐声所淹没。活动完身体,大队长王庆月用手一指,“前方土坡,五公里越野,开始!”
    五公里下来,汗水和露水早把官兵们的体能训练服浸透,但大家却直呼过瘾,兴致不减。随后,组合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交替进行。期间,他们还穿插组织了接力赛、冲圈淘汰跑、推小车等趣味小游戏,使整个训练充满了欢乐氛围。
    眼看就到了开饭时间,可官兵们发现并没有收兵的迹象,许多人一脸不解,几名肚子早就咕咕叫的战士甚至罢起了工。
    看着大家发蔫的样子,大队长王庆月把官兵召集在一起,道出了苦衷:“我曾参加过维和,在执行任务时,早起加班,吃不上饭是常事,哪有什么准点可言?再说,维和驻地训练条件十分有限,如果在国内不把体能储备好,出了国门怎么能完成好任务?”
    听了大队长的肺腑之言,官兵们恍然大悟。

骄阳似火——越是炎热越要猛练

    中午,太阳强烈,热浪袭人,持续的高温把空气变成了蒸笼。在室外,就算站着不动都会大汗淋漓。
    体能训练服、胶鞋、水壶,维和营地,本该午休的官兵们却开始了新的体能训练。
    “疯了吧,还让不让人活了!”“正是最热的时候,不是明摆着让人中暑吗?”刚一出屋就汗流浃背的战士们反应强烈。
    “这点热跟苏丹比差远了,这都受不了,还去什么维和啊?”听了大家的抱怨,曾参加过维和任务的刘志浩予以回应。
    “第一个内容,四百米变速跑,既锻炼耐力又提高爆发力,大家好好跑……”话音刚落,值班干部首先带头跑了起来,随后,一个、两个,官兵们轮流上场。汗碱、疲惫写在了每一名官兵的脸上,尽管大家几近虚脱,但却没有一个人中途停下。
    体能训练结束还不算完,短暂休整后,官兵们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课目演练。钢盔、防弹衣、战靴,烈日下,官兵们全副武装。在各级骨干的指挥下,遇袭处置、车辆行进中防卫、巡逻警戒、岗哨执勤等课目反复演练,有序开展。虽然酷暑难耐,但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和防卫制敌能力得以切实提高。
    “这么热的天,就不怕他们中暑吗?”笔者好奇地问。大队长王庆月介绍说:“炎热就不训练了吗?这其实是错误的,越是炎热越要猛练。从实战角度出发,维和环境什么样就该在什么环境里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缝对接,圆满完成任务……”
    骄阳似火,维和官兵们的耐热训练还在继续。由于天气过于炎热,加之训练强度大,官兵们每天最少要喝5升水,即便如此,他们却很少排尿。水分蒸发,留下了实实在在的体能储备。

蓝盔四项——人人争当体能勇士

    周六,训练场上人头攒动,官兵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周雷打不动的重头戏——“蓝盔四项”大比武即将开始。
    顾名思义,比武共有4项内容,分别是武装五公里越野、应用射击、举轮胎和卫生救护。每次比武依据得分选出5名蓝盔勇士,并颁发由大队自制的“蓝盔徽章”。“戴上徽章,是荣誉和力量的象征,甭提多骄傲了!”对徽章的渴望,让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砰!”发令枪响,武装五公里越野开始了。为了更加贴近实战,比武要求选手们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还要持枪,难度可见一斑。闷热、负重、上下坡,每跑一步,选手们都汗如雨下,但他们顾不上许多,一个个咬着牙,调整着呼吸,朝终点奔去。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显得是那样倔强和高大。
    跑完五公里,紧接着就是应用射击,这要求选手们必须尽快调整状态。跪姿、卧姿、立姿,只见选手们沉着应对,迅速举枪、瞄准、激发,靶标应声而落。随后的举轮胎对选手们来说也是个极大考验,重达几十公斤的轮胎要反复举起30次,无疑要消耗大量体能。然而选手们面无惧色,毫不退缩,抓扣、举起,一条条暴露的青筋尽显力量之美。
    举完轮胎,选手们都已气喘吁吁,体能消耗似乎到了极限。但面对卫生救护,他们还是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包扎完所有指定伤口,选手们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满足地躺在地上。
    “我宣布,本周的蓝盔徽章获得者是李晓明……”掌声响起,只见5名战士走上台,从维和大队政委崔金光手中接过徽章。壮如牛、猛如虎、快如豹,这是对官兵体能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岳立新  付君臣  张川川)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