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部炊事班长大厨、尖兵、跨越
“不想当尖兵的班长不是好厨师”,看似荒诞无稽的话,不仅是炊事班长岳增涛的口头禅,还成了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岳增涛是新疆军区某部北湾边防连的炊事班长,一米七的身高,白净的脸上写满书生气,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文静秀气的“山东大厨”,却牢牢霸占着连队荣誉室里“龙虎榜”第一名的位置。
初尝失败的滋味
家庭条件优越,让岳增涛自幼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加上略有些“婴儿肥”的脸蛋,使他成了同年兵里的“娃娃兵”。下连后的第一次军事考核,岳增涛无一例外全部不合格,并且在五公里考核中,他一个人硬生生的将全连成绩拖后了两分钟,成了连里的“拖油瓶”。看到他“长跑是散步,障碍像撞树,跳远一米五,靶纸不用糊”的训练成绩,战友无奈地劝他写申请去炊事班,军事训练少了,又掌握了一门技术,还不用再每天挨班长批评,何乐而不为?岳增涛犹豫良久,内心反复挣扎,最后还是交了申请书,并卷起铺盖搬到了炊事班。
官兵嘴里的“大厨”
到了炊事班,穿上洁白的工作服,岳增涛从洗菜开始学起。还真别说,训练成绩不突出,但当起厨师来岳增涛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到了炊事班不到一个月,他就已经能够运刀如飞的配菜了。
整天围着炉灶转的岳增涛有份独有的细腻。由于官兵们来自五湖四海,饮食需求不尽相同,为让“众口”不再“难调”,他自购书籍,自编菜谱,利用每天剩余的边角料实验制作,不仅为连队伙食增添了诸如“高压锅蛋糕”、“绿豆冰粥”、“汤锅贴杂粮饼”等受官兵追捧的菜肴,还精心制作了“餐点预告”和“就餐小贴士”,体贴入微的举动和精湛的厨艺也让他渐渐成了官兵嘴里的“大厨”。
“先进班组” 、“保障尖兵”,从班长手中接过掂勺的那天起,岳增涛恐怕连自己都想不到这两项荣誉会一直扎根在自己班的宿舍墙上。
刻苦训练成尖兵
“大厨”也有烦心事儿,那就是军事训练成绩。虽然成为一个让官兵满意的厨子,但他心里仍然想登上“龙虎榜”当尖子。
离开了战斗班,岳增涛并没有减少自己的训练量,反而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绑沙袋、穿铁衣、加“小灶”,总之能想到的提高训练量的方法他全都用到了自己身上。
白天,他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在炊事间里进行着只有一人的体能训练。为了攻克自己五公里腿部力量不足的缺点,他从别的连队“借”来了子弹袋,并装上八枚手榴弹,再穿上铁衣,每天早上踩着楼梯的边缘做下蹲半个小时。中午,他放弃午休,独自一人背着装具进行五公里越野训练。晚上炊事班下班之后,他都是以检查炊事间卫生为由,独自一个人留下,继续他的体能加强训练。他的衣服整天都是湿湿黏黏的,从来没有干过,脚掌上的血泡,破了一个又一个,手掌上的老茧,撕了一层又一层,可是他仍然没有放弃,为了自己“尖子”的梦,他默默地坚持着,训练一天也未间断。
日复一日,岳增涛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手上的老茧和脚上的血泡也越来越多了。他正是用这些撕下来的老茧和血泡,硬生生地将自己的名字写上了“龙虎榜”上。
岳增涛,一个人包揽了“厨子”和“尖子”的最高荣誉,完成了人生的两重跨越。当看着战友们那不可置信的表情时,他总是咧开嘴一笑:“不想当尖兵的班长不是好厨师。”
(王子冰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