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棋与踢不好球高智商与低“荷尔蒙商”
国际象棋奥赛中国男队夺冠,我很关心和好奇的是,有多少人认为国际象棋起源于中国。
先别着急说,此乃学舌韩国人最新狗血版“西游记起源于韩国”。恰恰相反,明明只是简单地把中国象棋“立”起来、把“宫墙拆了”的国际象棋,长期以来却一直被认为起源于印度,中国人反而被说成是模仿者——一个亟须拨乱反正的“冤案”。
国际象棋起源是现代体育项目传承关系中的唯一悬案。现代奥运会脱胎换骨于古希腊奥运会,棒球起源于板球,橄榄球与足球是“双胞胎”,美式橄榄球学自英式橄榄球,乒乓球是“桌上网球”……英国人100多年前制定足球规则(裁判、时间、场地、比分……),为其后所有球类项目(篮球、排球、羽毛球、水球……)规则奠定基础……几乎全一目了然。
即便是国际足联曾正式颁发证书的“最早的足球”——蹴鞠与现代足球,其关系也一清二白。都用脚踢球状物,却属独立起源,无传承关系,且两者在规则和比赛内容上完全不在一个比较级上。
简单地说,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中国,最早都是英国人所说。起源于印度为一个叫威廉·琼斯的英国人1790年在《亚洲研究》杂志上“印度象棋”一文中最早提出,由于当时西方学者对中国和中国象棋皆近一无所知,所以就说什么是什么了。约100年后,对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曾著有《中国科学史》的英国人李约瑟提出,国际象棋系由中国象棋而来。中国人自己最早认真提出这个问题,是“文革”后《辞海》棋类词目的编辑李松福,他在1981年“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象棋史话》里,有诸多支持“中国起源”之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简单说,中国象棋乃“国际象棋之父”至少有三方面证据,文物(重庆2002年发掘一座东汉墓葬中有一枚“车”棋子);文字记载,从春秋时“楚辞·招魂篇”到汉代以来一直有关于象棋的描写;理论,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象棋起源与八卦(64格)和阴阳学说(黑白)有关。
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一提国际象棋,国人也人云亦云,不是说起源于印度,就是漠不关心,缺乏“维权意识”。
中国男队奥赛夺冠“打破欧美世袭领地里长达87年垄断”的概念就很模糊,英格兰举办1996年欧锦赛的口号是“足球回家(football coming home)”。若国际象棋不过是中国象棋的“儿子”,中国人夺冠乃“物归原主”,或也是“回家”,实在是理所当然。而且,既然谢军早在1991年就夺得女子世界冠军,连越南女队都能世界大赛名列前茅,中国男队奥赛夺冠不过是早晚的事,国际象棋应该从此成为中国人的世袭领地。
国际象棋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试金石”,“最美妙和最理性的竞赛”……那么多世界名人如此推崇国际象棋其实也是种遗憾。前些年“深蓝”和“更深的蓝”已清晰表明,能与卡斯帕罗夫难分高下的IBM电脑软件,换到计算更复杂的围棋,连业余二段都下不过。但西方人不了解、下不好围棋是有理由的,而中国人既然能发明和下好围棋,下好“象棋”是否就是“曾经沧海再为水”了?
但是,本文主旨还不在“矫情”究竟是否中国象棋比印度象棋更早,而是想找到中国人能下好棋与踢不好球的联系。
“下的好棋”与“踢不好球”正好是中国人天赋的两极——最优秀的智商和最低的“荷尔蒙商”。研究表明,中国人(包括日韩在内的东亚人)平均105的智商为全世界最高,但体内荷尔蒙(雄性激素)比欧美白人及黑人低2%—19%,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下的好棋,及做好一切更多与智力有关的事都是有理由的。但也像硬币的另一面,这也是制约中国人踢好球、练好田径、拳击等“重荷尔蒙项目”的“天然障碍”。
很多人都说,“造物主是公平的,它关上一扇窗户,就必然打开另一扇窗户”。下棋和踢球即两扇不同的窗户。当然,中国男足1比5输泰国不能赖在上帝他老人家头上。
(周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