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四项赛引健身热潮 户外运动走向百姓
新西兰户外队骆马湖起水
轮滑项目环湖而赛
自行车赛道穿越林间小路
24支专业户外运动队,96名国内外顶尖选手,24小时238公里的“魔鬼赛程“,2014中国宿迁骆马湖生态四项国际户外运动精英赛7日圆满落下帷幕。从山地到平原,从西部到东部,本次比赛的举办实现了中国山地户外赛事的转型。“比赛很成功,运动员对比赛的路线设置很满意,成绩也比我们预期的好很多。”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志坚高度评价了本次比赛。
众所周知,以往户外赛总与山地紧密相连,但宿迁骆马湖生态四项赛打破了传统格局,开创了平原办赛的崭新模式。虽不像山区拥有高海拔落差,但平原办赛有其特有优势,“缺少了高山等标志物,无疑增加了选手定向找点的难度,而定向正是户外运动不可或缺的部分。张志坚介绍道。
纵观本次比赛中国队伍的成绩,最佳排名仅为第10,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经验上,我国选手均与国外选手存在较大差距。“国外选手可以一心两用,边加速骑车边吃东西,而国内选手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补给时只能停下来。”张志坚表示,这样的小细节在比赛中还有很多。不过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战略并非培养专业精英选手,而是重在百姓的普及与推广。目前登山中心专门设有培训部,组织培养户外运动技术人员,再由他们在群众中推广户外运动。“像这次比赛中心就带来了几个实习技术裁判,通过比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使其更好的为百姓普及户外知识。”张志坚说。
本次比赛从国内B级一跃升为国际A级赛事,观赏性大幅提升,百姓的热情也空前高涨,6日举办的“生态四项体验行”更是吸引了2000余名普通群众参与。高水平赛事的举办给百姓树立了榜样,让百姓了解户外运动的内容,感受户外项目的魅力。“这次比赛40.5公里的森林跑在三台山景区进行,景色非常优美,普通百姓虽跑不下来但可以骑行或是徒步,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向户外,亲近自然。”张志坚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其实锻炼不仅局限在场馆,田间湖边都是不错的选择。
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相辅相成,当一项运动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竞技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近年来100公里越野跑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很猛,不少马拉松爱好者都转投100公里阵营,“在几千人参加的2014勃朗峰山地马拉松80公里比赛中,我国选手东丽拿到了女子第9名,这证明中国的越野跑水平在不断提升,这无疑源于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张志坚说。
(邢璐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