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鼓手舵手一起当

    鼓点带动龙舟前进,舵手决定前进方向。看龙舟一是看龙舟的鼓手,二是看龙舟的舵手,三是看龙舟的划手。“如果一支队伍的划手很优秀,与鼓手、舵手配合得好,那么这支队伍的成绩肯定不会差。”这是业内人士的箴言。天津师范大学女子龙舟队2014年一次次一鸣惊人,经验老到的她们在国内赛场的大学生组比赛中所向披靡,天津师大体育学院院长田鑫就是那个既作鼓手也作舵手的人,虽然他不是在舟上划行,团体奖杯上也从来没有刻上过他的名字。
    龙舟竞赛的灵魂其实就是那张鼓。“育人为本,体格与人格并重”,就是在这样的定位训导下,天津师范大学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在校女大学生们组成的龙舟队,在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的前提下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这其中既有国内重大比赛的冠军,又有国际比赛的冠军,由于优异的表现,这支队伍还先后获得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天津市学生先进集体等荣誉。
    天津师范大学女子龙舟队组建于1997年,是国内首支大学生女子龙舟队,现任院长的田鑫教授当时就是这支队伍的教练员。
    “当时组建师大女子龙舟队主要是为了迎接香港回归,上级部门要求我们组建一支女子龙舟队到香港参赛,当时的运动员大都是学校田径队抽调上来的,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可言,经过了2个多月的训练就参赛了”,这是田鑫对龙舟队的回忆。
    然而就是这支队伍,经过10余年的建设,已经在我国龙舟界小有名气,近年来获得了3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2014年连续3站中华龙舟大赛大学生组冠军。既作鼓手也作舵手的田鑫高超之处就在于此。
    “龙舟的选材很关键,材料选不好成绩出不来。现在全国中学生开展龙舟的学校非常少,所以选择的范围就很小,天津师大就在田径等项目中选,选择身高臂长、身体素质出众,动作协调、意志品质坚强、为人朴实的学生参加到队伍当中”,田鑫就是这样走出第一步,“有了好的选材,科学训练很重要,龙舟是一项民间项目,以往民间队伍真正研究训练的很少,更谈不上科学训练,针对这个情况,训练中我们利用高校优势,针对自身特点和前人技术,运用高速影像和力学分析测试出队员不同阶段划姿的速度与功效,得出最佳划桨时效;比如我们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出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的规律,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疲劳恢复问题。”田鑫对于队伍发展的每一步都亲力亲为。
    科学管理同样不可或缺,在龙舟队训练过程中,管理是门大学问,管得好全船人一条心,管不好一盘散沙。田鑫很早的时候就在考虑,如何发挥高校思想教育成效在高校龙舟运动中,这显得尤为重要。他说,我们将党支部、团支部建立在了船上,我们还为该队伍配备了专门教师做思想工作,这支队伍从组建到现在一直人心稳定,同样不能忽略的还有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保障不仅是训练装备、伙食营养的一些基本问题,在大学,后勤保障更包括“学训矛盾、政策奖励、升学评优”等学生关心的实质性问题。
    在田鑫看来,一个队伍的成功就好像是一项立体战争,不仅要有好的运动员、高水平的教练员、完善的管理模式、细致的后勤保障,更需要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在天津师大参与到龙舟队工作的职能部门就包括:教务处、研究生院(协调有关课程教学与考试)、科研处(作为科研项目立项研究)、学生处、团委(出台相关奖励政策)、体科院和竞训中心(负责落实具体训练与竞赛)。最终,学校对龙舟队的支持已经形成了崇尚体育、支持体育的一个庞大的航母舰队。
    正是完备的体系,保障了天津师范大学女子龙舟队在一批又一批人员更替中保持长盛不衰,如今龙舟队已经成为天津师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龙舟队的训练已经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收和发展更多学生加入到龙舟运动中来,是我们当前要做的首要工作。龙舟训练不仅能强身健体、磨练意志,更会养成人与人交往的真诚与真谛,这正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最好抓手和最实体现”,田鑫说。

(曹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