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南儋州国际马拉松赛激情奔跑
12月20日上午8时整,儋州市民文化广场前,随着“砰”的一声清脆枪响,2014海南儋州国际马拉松赛开跑。在一片海潮般的呐喊助威声中,选手们如箭般冲出起跑线,经过激烈争夺,最终来自肯尼亚的克姆泰·马瑞斯和来自巴林的科瑞娃·伊奈斯·杰普科瑞摘得本届大赛全程马拉松男、女冠军,成绩分别为2小时12分27秒和2小时26分12秒。
五年,“儋马”五连跳,赛事内容和级别都在不断丰富和提升。2008年省委、省政府明确了把儋州打造成为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西部中心城市,除了要在经济发展上形成优势外,还需要在文化体育生活上有所带动。“加快儋州的发展需一系列的活动载体,马拉松比赛倡导大众参与,可以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马拉松的赛场就是城市道路,它的提升改造,使城市居民也可从中受益;另外,国际马拉松赛,主办城市的知名度也会随着赛事广泛传播。”儋州市委书记严朝君说。
经中国田径协会批准,2010年12月18日中国田径协会、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和儋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第一届海南儋州国际马拉松赛。比赛吸引了亚、非、欧、美等13个国家和地区149名运动员参加。 2011年12月,举办了第二届,吸引了来自肯尼亚、坦桑尼亚、美国等14个国家184名运动员参加,同时儋州组织上万名群众参加5公里健康跑活动。 2012年12月,第三届儋州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全程积分赛(第七站)在儋州举行。本届增加了女子全程马拉松赛和运动员等级达标赛,使比赛提升为全国马拉松积分赛7个赛段之一,这意味着儋州国际马拉松赛正式从地方邀请赛上升为国家级赛事。 2013年,在与儋州国际马拉松赛同时召开的中国马拉松年会上,儋州马拉松赛被中国田径协会正式授予铜牌赛事。
2014年,参加马拉松赛特邀运动员的国籍和人数比去年增多,迷你跑人数也有所增加;比赛总奖金达75万元,并增设海南省和儋州市运动员两项鼓励奖;“儋马”再上台阶。 “儋马”赛事的路线每年都不相同,且全程设在市区内。五年来,儋州市斥巨资,对比赛所经路段进行整修,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今年,投资上亿元拓宽了近4公里长的迎宾大道,对一些路段的非机动车道、绿化护栏带及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如今,儋州城市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迎宾大道也成了门户和景观大道。
今天你跑了吗?这似乎成了儋州机关干部上班时的口头禅。有数据显示,国内参与锻炼的人群中,60%以跑步为健身方式。今年参加全程马拉松赛的人数也比往年有所增加,网上和网下报名运动员积极踊跃,参赛国家达到20个,除了男子和女子全程马拉松赛外,参加迷你跑的有8000多名,其中包括学生和市直机关、企事业、乡镇、农场干部职工,总人数超过1万人。近年来,儋州成立了儋州市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体育舞蹈协会、武术协会等社会体育团体,同时为海南省体育运动队输送多名优秀运动员。
马拉松传播了主办城市口碑,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儋马”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服务,每年都在不断创新和提高。而马拉松本身的特性也十分给力。“儋州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儋州新的城市名片,其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于城市全面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副市长郑钢说:“一个城市有了马拉松,其精神气质不一般,各项事业的发展就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正因为马拉松带给主办城市特殊的品质,提升了城市含金量。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嘉宾朋友相聚儋州,通过他们宣传儋州,这是最好的一种载体和方式。
(丹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