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自由人:何妨让更多角色“请进来”

    又一个赛季的中国排球联赛接近尾声,这个赛季,越来越多的男、女排俱乐部加大了外援的引进力度,外援总数和引援俱乐部数量双双创下新高。外援为中国排球联赛带来了球市提升、比赛激烈的同时,也带来了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排球技战术理念和职业化精神,让越来越多的俱乐部意识到“请进来”对球队的发展以及队中的诸多年轻本土选手的成长是有益的。不过外援只是“请进来”的一个方面,正谋求面向职业化深层次发展的中国排球联赛,能够“请进来”的角色还有很多。
    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赛季女排联赛北汽俱乐部外援赛达的丈夫图盖自始至终都跟随在球队左右。除却“外援家属”这个角色外,图盖本身还肩负起一部分北京队体能教练的工作。可不要小看这位“80后”的体能训练师,在国际牌坛,图盖的名声不小,不仅在巴西女排金牌教头吉马良斯执教土耳其联赛时辅佐过他,还受吉马良斯邀请前往过巴西女排联赛工作。这个赛季能够为北京队的队员们提供体能训练和赛后康复方面的指导,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图盖的确也帮了球队不少的忙。这件小事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当外援的引进成为中国排球联赛常态的时候,是否可以在“请进来”上迈开更大的步子,让更多的外籍教练员等不同角色进入我们的联赛。
    以往也并非没有这方面的尝试,诸如山东男排曾引进塞尔维亚教练员德阳。但一谈及外籍教练这个话题,往往很多国内排球界人士认为中国排球的整体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前茅,中国本土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足以承担各地方队主教练的工作。然而看看目前国际排坛的发展趋势,欧美高水平教练员的流动非常频繁,诸如意大利、土耳其、巴西等高水平排球联赛场上都有大批的世界顶级外教的身影。难道是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排球整体水平不高?其实,正因为是高水平,所以更需要流动与交流,也正是因为这种顶尖教练员之间的流动,使得国际排坛的先进理念和诸多先进执教方式、方法得以快速传播和相互融汇。欧洲排球整体水平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实现了大跨步的整体提升,正得益于这种“请进来”。身边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伊朗前几年聘请了意大利教练员执掌其整个男排体系,经过几年的厚积薄发,原本就是亚洲一流球队的伊朗男排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2014年男排世锦赛上一举挺进六强。
    如果我们的俱乐部管理层眼界放宽,很多世界名帅可以为我们一用。远了不说,例如现任泰国女排主教练加提蓬已经在生活上与中国结缘,如果有哪一家国内俱乐部有眼光,同样可以尝试邀请他在工作上进一步与中国排球分享其经验和理念。毕竟这些年加提蓬执掌的泰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的成绩有目共睹,也多次在正式比赛中战胜包括郎平在内的多位中国女排主帅,加提蓬本身也是国际排联高水平教练员讲师,是完全有能力执掌一支中国俱乐部教鞭的。
    如果在未来,能够有中国俱乐部在“请进来”方面换一种思路,让诸多世界高水平教练员乃至技术人员、康复师等更多的角色出现在中国排球联赛赛场上,那么这种“请进来”将是中国排球迈出的一大步。

高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