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森快船战季后赛 CBA强人迷失洛杉矶

    看惯了CBA的中国球迷,早已不习惯在替补席上看到哈德森,更何况还是关键的第四节……但在CBA和NBA之间,不但有相隔万里的空间距离,更有远超万里的现实、心理落差。
    哈德森,就是身处落差最深处的一个。
    在CBA的赛场上,哈德森是“曹营中七进七出”的赵子龙,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帮助球队赢得胜利,他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常规赛外援MVP”、“得分王”、“抢断王”、“关键先生”;但在NBA,哈德森却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角色球员。
    火箭与快船的NBA半决赛首场,因为“前姚明主队”火箭以及快船球员哈德森的存在,让中国球迷多了几分亲切感,没想到,常规赛战绩占先的火箭非但没能在保罗受伤的情况下赢得最该赢下的胜利,本有希望借助主力缺阵的“优势”在快船占据一席之地的哈德森也表现不佳……这个上午,对于大多数中国的NBA球迷来说,是遗憾的。
    更遗憾的当然是哈德森:4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哈德森2投0中,三分球1投0中,没有篮板、没有抢断、没有封盖,只有聊胜于无的1次助攻和1次失误。
    这并不是哈德森第一次回归NBA之后状态打铁,2011-2012赛季,结束了与青岛双星的合同之后,哈德森加盟了家乡球队孟菲斯灰熊,结果3场比赛过后,只交出了场均3分的尴尬答卷。
    自然,哈德森也有回归NBA之后状态大热的表现:同样是在2011-2012赛季,短期效力骑士队的过程中,CBA赛场上的“哈神”贡献了场均12.7分、3.5个篮板、2.3次助攻的不错表现。
    可即便如此,当时缺兵少将的骑士队也并没有给哈德森提供长期合同,就像之前的凯尔特人、灰熊、奇才一样。
    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哈德森篮球生涯的另类:不同于根正苗红的从中学到大学再到NBA的传统模式,从中学阶段开始,哈德森就是个“偏科”的典型——求学于马丁高中期间,哈德森场均得分高达25.8分,全国第三,但学习成绩不堪入目,他甚至决定退学。在用了5年时间拿到高中文凭之后,由于学习成绩太差,同样没有获得NCAA的参赛机会,只是在大学次级学院比赛中享受着自己“独孤求败”的过程。2009年,哈德森之所以能被凯尔特人在第二轮第28顺位选中,也是因为球队看中了其超凡的得分能力,但因为没有高水平大学联赛的锻炼,适应能力极差的哈德森还是成为了“流浪球员”。
    效力CBA的成功让哈德森重新得到了NBA的重视,如今快船已经向其开出了长期合同,下赛季,辽宁队将有可能彻底失去他们不可或缺的后场核心。但在篮球经历存在明显缺失、打球风格相对单一、很难应对角色转换的情况下,哈德森能否在NBA赛场上演绎“CBA式的疯狂”,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凯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