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站失利中国女足为什么不敢进攻?
中国女足首战失利,问题并不是出在防守上,而是因为策略上的保守和进攻上的乏力、缺少办法。接下来中国女足面对的是两个整体实力并不太强的对手,但也无一例外都是如加拿大队身体出色的球队,如何选择合理的战术策略,如何在进攻端打出想要的配合,才是能否干净利落地赢下这两场比赛关键所在。
即便是加拿大队本场比赛有足够大的优势,也并不证明两队之间的实力差距有多大,更何况中国女足过去与加拿大的比赛有胜有负,都在伯仲之间,谁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真实水平,谁又能够合理用兵和抓住机会,谁就可能是最终的赢家。而中加之战的上半时,中国队明显打得过于保守,完全把球权让给了东道主,而在进攻端的表现则完全依赖于定位球,既没有固定的套路,也没有敢于压上的勇气,中前场的紧逼和压迫也踪迹全无。这固然有大赛首战心理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近几年女足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战术体系,进攻的套路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只能依靠密集防守,以零星的反击和定位球赢得可怜的进攻机会。而实际上,以中国女足现有身体条件和技术能力,这样的踢球方式对付欧美女足已经不可能有太多赢球可能,要想能够与对方搞平衡,只有走日本女足踢球的套路,靠整体,打传控,让自己赢得更多支配球的机会。但遗憾的是,最近的几任教练都没让女足敢于控球,敢于进攻,只能一味地守字当头。
当然,如何进攻也是一个问题。简单的冲吊是一种办法,边路突袭中路包抄也是一种办法,但通过团队配合多人参与的进攻方式才是最高境界和潮流。以尼日利亚和瑞典队的比赛为例,两支球队大打对攻,谁都没有消极防守,更是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时刻能让对方感受到无时不在的压力。瑞典队的3个进球中有两个定位球进球,另一个是面对阵地防守时多脚传球的渗透性团队配合得分。而尼日利亚球员不仅身体和技术兼备,而且敢于进攻,更能打出漂亮的进攻配合,这也是她们能够最终逼平对手的关键因素。
世界杯扩军之后,欧洲球队增加到了8支,而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随着英法等女足水平的提升,世界足坛的竞争相较于过往越来越激烈,中国女足要想重新崛起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在自身打法上寻求质的变化,以现有抱残守缺的落后思维去训练和比赛的话,女足复兴之路仍然令人担忧。
(孟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