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C温情一幕:默默的陪伴 如山的父爱
2007年时的合影
2015年天马山站再聚首
赛车场里从不缺“父子情深”的主题。——采访感言
永远的牵挂
喧嚣渐弱,引擎骤响。上海天马山赛车场的空气跟凝固了一般,令人窒息。“不行,我得到外面透一口气,”张雨莲说着离开了维修区,远远地看着现场大屏幕上奔涌而出的赛车涌入了一号弯。
“还好,朱胡安还守在第三的位置上。哥哥(朱戴维)进了一位,排在第六上。”张雨莲是北汽绅宝车队经理朱志军的夫人、朱氏两兄弟(朱戴维、朱胡安)的母亲。
“丈夫坐镇指挥,儿子上阵厮杀,辣妈在背后鼓劲加油!”这样的组合在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上也是绝无仅有。
“我妈老说不看、不看,可您知道:来赛场最勤的就是我妈。小时候学卡丁,我爸操持汽车专卖店的业务忙不过来,都是我妈带着我和哥哥去参赛。记得有一年上海下大雪,我们一早到了曲阳卡丁车场,我妈带着我们,先扫雪后练车,记忆特别深!”老二朱胡安这样回忆道。
“其实,孩子们走上赛车这条路,他爸付出的努力比我要多得多。”张雨莲回忆,朱志军年轻时,特别喜欢骑马,自打两个孩子爱上赛车后,他便把业余所有的时间放在孩子学赛车上。
为了练车,深圳、上海、珠海……飞来飞去,既耗费精力,也耽误学习。搞汽车销售的朱志军干脆在自家门口建起一座卡丁车场,即方便两个孩子的训练,也为“贫瘠”的青少年培训提供一片训练基地。
“晋升到方程式比赛后,我和弟弟(朱胡安)有更多机会去国外比赛。您知道,马来西亚酷暑难耐,父亲围着赛车场把每个弯都拍下来,一站下来整个后背都晒脱了皮。”老大朱戴维这样回忆说。
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而孩子的未来,则是父母永远的牵挂。
当好服务员
淅沥小雨中,张臻东登上了超级杯组冠军领奖台。“兼职摄影师”、“东爸”张雪岷在领奖台前跑上跑下。
“我的工作就是当好儿子的服务员。”东爸自嘲地说。张雪岷年轻时玩过摩托车,母亲是武术运动员。运动的天分,让张臻东十来岁时就拿了全国卡丁车赛冠军。
那时的张雪岷,事业正旺,生意左右逢源。儿子要提高成绩,没说了,花钱买车请教练,晋级方程赛后,张雪鸣才知道:卡丁车阶段的投入那只是“洒洒水”。
2005年,张臻东赴日参加比赛。尽管获得了来自2家赛车制造商的100万元赞助,7场比赛,东爸还自掏腰包100万元——这还只是儿子一人的花费。
“2008年东东在参加AGF亚洲方程式赛车时发生了一次严重撞车,我当时在弯角亲眼看到他的赛车撞得只剩座舱。心咯噔一下。赛车防护设施到位,人没事,但他妈妈不允许他再开赛车。”
“我也默认,但他喜欢赛车真的是骨子里透出来的。那段时间,准备高考,复习累了,他背着母亲,偷偷跑去卡丁赛场开上几圈。我们拗不过他的坚持,很快又同意他继续参赛。”
成为上海体育学院一名学生后,“九零后大学生车手"的身份让张臻东第一次有了个人赞助商-光明乳业旗下的莫里斯安。2014年首次参加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系列赛的张臻东获得年度”中国车轻车手"与"最具人气车手"两个奖项,张臻东随即在微博、微信上发表“感谢那些我需要感谢的人们”。
“懂得感恩,这一点让我们特别欣慰。”张雪岷这样说。
无声的陪伴
车队人员依依走上前去,与获得超级量产车组亚军的张志强握手祝贺,张长生只是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太熟悉。
“志强十岁那一年,有一天突然对我说‘爸爸我要去赛车!’‘哪里有?’‘电视里有。’”儿子的这句话,让从事养老院工作一辈子的张长生大感迷惑:啥叫赛车我都不懂,你让我哪去找赛车的地方呀?!
托亲戚朋友,透过多方打听,张长生给儿子找来了场地赛的冠军车手王少锋当教练,带着张志强往有卡丁车场的地方飞,不知不觉父子俩竟成了航空公司的金卡会员。“过去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他们还叫我们在旁边指教。现在当赛车教官了,插不上嘴就在旁边陪着看着也好!”
默默的陪伴,如山的父爱。
(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