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代练 中国女柔奥运“抢分”不能停

    近两小时的对抗实战训练,四五个陪练轮流“制造麻烦”来挑战体能极限。间隔几十秒的休息时间,几乎是喝几口水又马上开始对抗。一次次地摔倒爬起来循环往复,全身酸痛到极致时会忍不住抽泣。当记者走进女柔国家队赛前实战训练课时,着实被这样超大强度魔鬼训练的场景“惊到了”。

为拿资格绝不手软

    “这一段的主要任务还是奥运资格,争取拿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目前队中有三个级别共4名选手基本在资格范围内,就是世界排名前14位,达到标准。还有三个级别正在拿入场券的边缘,还有一点差距,因此需要多去参加积分赛。后面的积分赛非常重要,目前来讲难度也很大,我们的压力也不小。”女柔国家队总教练程志山给记者分析了目前的积分形势,“在+78公斤级于颂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一,马思思是第十;63公斤级杨俊霞排名第十三,52公斤级马英楠排名第六。这四人现在的排名形势不错,都在各自级别的世界排名前14之内,如果这样的名次保持到明年积分截止日5月31日,就自动获得奥运资格。但显然接下来她们还要不停参赛来累积积分,才能保住排名。”
    根据国际柔联的奥运积分规则,以里约奥运会资格积分截止日2016年5月31日为期,在这两年的积分周期内,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所获积分按照50%的比例计算,而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所获积分按照100%的比例归入最终的积分排名,各级别排名前14的选手自动获得奥运资格。虽然不在这个范围内的选手还有一些机会通过洲际比赛重新拿资格,但这样的几率会非常渺茫。“接下来近一年时间,各种国际上的积分赛事会非常频密,因此世界排名在不停滚动,我们的参赛任务只会更重,运动员的压力会更大。”程志山告诉记者,之所以现在的训练强度这么大,是因为比赛对体能和对抗强度的要求太高了。“特别是遇到欧洲选手,她们会经常在比赛中跟你拼起来没完没了的,作风非常顽强,我们需要足够的体能才能与之抗衡,而且现在的规则鼓励进攻,在场上根本不给你喘息的机会,一旦你觉得自己比分领先可以休息了,裁判立刻判罚你消极给你罚分。”

以赛代练挑战极限

    为了训练抓得更细,现在女柔国家队分了四个组,其中于颂、马思思和秦茜三位最具实力的+78公斤级种子选手各自在一个组中。平均每人都有5个左右的陪练,其中有男有女,女队员基本都要是全国前几名才能胜任陪练位置。陪练们每人都要模拟对手,轮流跟运动员展开实战对抗。这些“麻烦制造者”都是相当有水平和功底的,麻烦制造的越多,运动员到了真正的比赛才能越轻松。于是在可怕的“魔鬼训练”过程中,我们甚至看到了于颂坚持不住时哭了一会儿,但坚强的她抹抹泪又接着投入实战玩命摔起来。
    “今天属于极限强度的训练了,在近期是实战强度很大的一次。于颂在今天的训练量和强度都已经达到要求了,非常好。”程志山笑着说,队员们也都明白,这样的训练强度是必须的,也许现在哭了,到比赛场上才不会哭。“哭一下会练得更好,经常能把潜能和那股劲儿也激发出来了。其实每场比赛都会打到这种程度,都是精疲力尽打不下去的感觉,在训练中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在比赛中怎么办呢。”于颂目前是+78公斤级世界排名第一了,这也是最近几年中国女柔选手没有达到的高度,但今后对手也一定会更认真仔细地研究她。“没错,原来在后面可以隐藏一下,现在在前面了,方方面面压力肯定都会变大。当然影响是两方面的,也有积极的影响,比如自信心的提升等等。关键是怎么处理好这个压力,它是个双刃剑。”女柔大级别依然是中国柔道在里约最具冲金实力的级别,而队内竞争显然也很激烈,因为按照规则明年只能派出一人征战里约。“究竟派谁去要根据接下来这一年她们参加积分赛的情况综合考量,在积分赛中的表现和世界排名是主要标准,但不是绝对的,还要考虑训练能力和在国内比赛中的胜负关系等等。”
    据程志山介绍,这种大强度实战训练每周五次左右,平时各组还分组进行一些针对性训练,比如体能训练,或解决一些比赛问题和对手情况的训练。“目前大家的训练状态都不错,小级别队员也都很努力。现在整个世界柔道水平提高的也很快,2013年时感觉古巴、巴西这些国家的选手水平高,而与之差不多的日本、法国等现在已经非常突出了。上个奥运周期势头很猛的俄罗斯有点表现平平,反而突尼斯、土耳其、波兰、乌克兰最近涌现出一些高手。”女柔国家队将于北京时间15日晚出发前往俄罗斯参加一站大满贯赛事,争取在各级别继续巩固积分和排名,从俄罗斯回来后就将投入世锦赛的备战。“世锦赛参赛人员更齐,至少有80到9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有一次高达120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赛,竞争非常激烈,难度肯定很大。下半年我们基本上参赛频次是一月一次积分赛,每次都会按照比赛遭遇的不同对手和自己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接下来的训练方法手段,通过以赛代练不断研究新技术和战术,研究对手。”

(袁雪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