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首届校园足球市级联赛揭幕战打响

    近日,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足球队以2比1战胜南京外国语学校足球队。这是南京市首届校园足球市级联赛的开幕战。记者从南京市教育局了解到,南京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建成120所高质量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时,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足球教育也将进入幼儿园。
    “传球!快传球!”“进了!进了!”在雨花台中学绿茵场上,记者看到来自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和南京外国语学校两支足球队队员奋力“拼杀”。一旁的拉拉队员不时呐喊助威。经过激烈的角逐,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足球队终以2比1取胜南京外国语学校足球队。
    类似当天校园足球“拼杀”的场景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早在4个月前,经过校级比赛的优秀足球队进入到区级比赛中。全市365支代表队经过角逐,63支代表队脱颖而出,冲入市级联赛绿茵场。
    以前都是学校足球队私下对抗或者区与区之间开展足球比赛,为什么校园足球能首次晋升到市级层面?其实,这与我国是经济大国、足球弱国的尴尬身份分不开。为了选拔人才,提升足球队的整体素质,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真正从国家层面将校园足球摆上重要位置。
    今年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告诉记者,对于南京来说,南京的校园足球运动起步较早。2009年,南京就已经成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布点城市。
    “随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大力推广,南京校园足球运动又迎来新一轮发展。”吴晓茅说。据了解,南京市教育局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新政中,校园足球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就包括积极发展足球特色学校,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训练体系及市、区、校三级联赛体系等。
    那么,南京有哪些“动作”支持新政的落实呢?对此,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秦雯表示,在国家对足球运动大力发展的大环境下,南京也在积极培育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示范区创建工作。今年5月,雨花台区被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命名为江苏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全市推荐98所学校申报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积极支持雨花台区、浦口区创建国家级校园足球示范区。不久前,南京市还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细则,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建成120所高质量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秦雯说,细则明确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要为学生开设不少于一节的足球课;至少组织不少于三次的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大课间或课外活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选用课时中足球内容不少于60%的比例;学校有足球社团。
    同时,秦雯还告诉记者,通过去大连考察校园足球,南京准备下半年在全市13所幼儿园推行足球训练。秦雯说:“大连幼儿足球的开展,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足球从小开始培养兴趣爱好,到小学、初中都可以得到延续。我们在每个区选择了1所幼儿园,一共13所幼儿园都将开始足球训练。”
    幼儿园的孩子,怎么踢足球?对此,秦雯表示,与成年人竞技足球不同的是,幼儿学习足球侧重在身体的协调,而不是竞技的技巧。“幼儿园有很多运动操,我们准备把足球的基本动作加到运动操中,来普及足球知识。幼儿园是没有文化教学要求,可以在运动方面进行培养。”秦雯说。

(李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