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副攻新组合 一老一新 共同进步

    亚锦赛与日本一战,中国男排3比1力克对手,面对全队平均身高只有1.88米的日本队,中国男排充分发挥了网上优势,尤其是耿鑫和张哲嘉组成的副攻线,他们携手贡献30分,在攻防两端都给对手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在伦敦奥运周期,身高2.10米的边洪敏和身高2.06米的梁春龙一直都是中国男排的主力,2011年亚锦赛,梁春龙更是拿到了“最佳拦网”。进入里约奥运周期,中国男排的副攻位置出现了变化。随着边洪敏竞技状态的下滑,他逐渐淡出国家队,梁春龙、耿鑫、徐静涛成为国家队的经常使用的副攻,去年这三人也一同参加了世锦赛和亚运会。但也正是这两次重要的比赛,也暴露了中国队副攻的问题。梁春龙因为伤病,状态也出现了下滑,徐静涛发挥也不稳定,耿鑫成为唯一的亮点。鉴于此,中国男排主帅谢国臣在本年度的国家队集训中,调入了张哲嘉、李渊博和饶书涵3名来自国青队的新人,其中张哲嘉成为3人中发挥最为出色的队员。于是耿鑫+张哲嘉,成为了中国男排副攻新组合。
    来自山东队的耿鑫,无疑是近两年中国队发挥最为稳定的副攻。在经历了2013年亚锦赛的洗礼后,耿鑫脱胎换骨,在联赛中,他成为山东队重要的得分点。在国家队,去年的世界男排联赛、世锦赛和亚运会,耿鑫都有亮眼的发挥。今年,26岁的耿鑫,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状态。
    20岁的张哲嘉,这位身高2.07米的中国男排“小巨人”从一出道就被外界关注,今年终于实现了进入国家队的愿望。上赛季联赛,他就成为上海男排夺冠的重要功臣,展现了良好的比赛气质。来到国家队,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怯场。他的跳发球也成为中国队的发球强轮。
    目前这一组合,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攻强守弱。耿鑫的特点是进攻,拦网还需要强化,而张哲嘉虽然身高具备优势,但刚刚转战成年赛场,经验还不丰富。一方面,进攻稳定性需要提高。另一方面,拦网还需要锻炼,在起跳时机、拦网的节奏把握需要改善。
    耿鑫正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而张哲嘉还处于上升期,具有很大潜力。“一老一新”的副攻线,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他们将会是中国队今后几年的主力副攻组合,成为副攻“双子星”。

(周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