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中国最艰难赛道——专访马克·希金斯
马克·希金斯是中国拉力赛场的“常胜将军”。但从2014赛季的湖南汝城站开始,马克陷入了“冠军荒”,近十个月与冠军无缘。日前结束的张掖拉力赛,又让这位常胜将军重回冠军领奖台,兴奋没有写在他的脸上,他只是感叹:这次赢得非常不容易。
美丽张掖拉力赛有三宗最
在很多人眼里,张掖拉力赛是中国最美的赛段。然而,对于参赛车手们来说,看到更多的是它的挑战。希金斯认为:美丽的张掖拉力赛有三宗最:长度最长、海拔最高、温度最高。长度体现在红湾赛段,赛段全长36.64公里,是国内拉力赛目前的最长赛段;海拔,在平山湖国家地质公园里进行的赛段,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空气稀薄,对赛车引擎动力衰减有着显著影响;温度最高,比赛期间气温可能高达40度,戈壁中地表温度可以接近70度。三者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张掖最为特殊的竞赛环境。
斯巴鲁根据赛道打造赛车
针对这样特殊的中国拉力赛属性,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考察了全球斯巴鲁体系的运动技术,打造出了马克的这台冠军赛车。
据马克透露,这台赛车虽然拥有着一些美国血统,却是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技术团队倾力打造的战车。“赛车还是以过去的STI为基础,车队工程师根据CRC目前的状况,对赛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升级。”马克表示,买新车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其他地区赛事也有特殊性,如果生搬硬套很有可能水土不服。为此,他和车队一同研究,提出了最佳的升级方案:结合美国斯巴鲁拉力车队及俄罗斯斯巴鲁拉力车队的先进经验,对赛车进行中国拉力赛的针对性修改。赛车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踏步的升级,而是更多以提升赛车耐久性和持续性为第一要务。
艰苦环境最考验后勤团队
赛车速度再快,后勤团队无法跟上也可能导致车手没法完成比赛。特别是在张掖这样极端考验人、车和团队精神的地方。马克说道,张掖拉力赛不仅仅是最美拉力赛,还拥有着中国拉力赛的“三个最”。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比赛,损车程度是很大的。因此,每次马克回到维修区,都要对赛车的部分零部件进行更换。经过了多年张掖的比赛经验,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深谙应该如何准备备用套件,在后勤套件准备的精准度上堪称一绝。
马克表示,每次回到维修区,看到技师们有条不紊地给自己的赛车进行维修,比赛中也多了一份信心。毕竟,拉力赛的维修时间很短,车队技师必须要有非常强的目的性以及把控维修时间的能力,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一切问题。本站比赛中,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三车出征,三车完赛,其中马克与韩寒包揽冠亚军便可见一斑。
(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