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六盘水支队薛耿甘于奉献的血性班长

    走进武警六盘水支队,一提起薛耿,官兵们都纷纷点赞,“薛耿这小子不错,干什么都很耿直”、“耿班长训练蛮拼的”……从干部到战士,从新兵到老兵,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矢志精武当尖兵

    2008年12月,薛耿刚从学校毕业,怀揣着对军营的憧憬和向往,参军入伍来到了部队。临行前,父母谆谆教诲:“孩子,到了部队要勤快,少说话多干事,一定活出个人样来!”薛耿一把抹过脸上的泪水,狠狠地点着头。
    从此,这种信念就像一面旗帜在薛耿的心里埋下了根,他也把“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当成作自己的座右铭。为了成为尖兵,他不懈努力,不断给自己加码。然而,一开始他的军事素质一般,火热的精武梦在这里第一次受到挫折。他把差距偷偷记在心里,在完成规定训练任务的情况下给自己开“小灶”:每天晚上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因为他深知“平时少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自己要成为强者,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
    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下来,他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3个月的不懈努力让他收获了一份嘉奖。

献身使命终无悔

    下队后,薛耿在二中队荣誉室看到一面面锦旗、一个个奖杯、一张张奖状,这更加坚定了他扎根部队当一名精武卫士的信心。为早日练就一身硬功夫,薛耿又开始“自讨苦吃”起来。体能训练他总是把自己弄到筋疲力尽,在射击、摔擒等重难点科目训练中,他的训练量总比别人多一倍,身上的衣服经常是晴日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伤疤是军人的荣誉勋章,伤病也是对军人的现实考验。入伍7年来,高强度训练造成薛耿脚踝、膝盖关节处受伤,每到天气变化时,伤处剧烈疼痛。去年,参加应急班集训比武期间,每次高强度训练回来,他的脚踝都布满了血丝,钻心的疼。战友们劝他好好静养,但薛耿却说:“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比选择更重要的是坚持。”就这样,他用自己默默无悔的奉献执著地书写着训练尖兵的传奇。

不辱使命写辉煌

    薛耿始终认为军人生来为打仗,他更坚信任何成绩都是苦藤上结出来的甜瓜。在比武集训中,他白天作为一名普通参训学员,与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流血流汗,晚上把自己当成小教员,总结训练经验和教训,研究训练与考核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训练成效。应用射击、极限攀登、特种障碍、体能等科目他一个一个“啃过”,每个科目要重复数十甚至上百遍,为的就是寻找到最好的训练方式,他先后研究总结了近10种高效训练方法,将训练效果从根本上提升了一个层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武期间,他竭尽全力争取零点几分的差距,不给对手丝毫的机会。扛圆木应用射击考核前,薛耿脚踝旧伤复发,但是他还是咬牙和4名战友在通过300米综合障碍后,共同扛起重逾300斤的圆木冲刺200米,进行射击,最后再扛起圆木跑完100米。靠着这股狠劲,经过几个回合的厮杀,他们最终获得了总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每当别人问他为啥这样拼时,薛耿总会憨憨一笑:“我爱这身橄榄绿,我曾穿着它许下了入伍的誓言,那是我一生无悔的承诺!”

(王凯 康夫宝)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