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大数据说话 以便提高冠军产量

    中国拳手吕斌和张家玮双双夺得国际拳联APB12回合拳王争霸战金腰带,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拳击界。下一步,就是要扩大生产,提高冠军产量。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总结。通过吕斌和张家玮这几场比赛的出拳技术统计,特别是最后卫冕夺冠的12回合比赛,将其整场比赛出拳数量、命中次数和每回合出拳数量、命中次数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其中包括前手拳、后手拳、摆拳、勾拳出拳数量与命中次数,进攻与反击进攻成功与否次数、中近距离与中远距离进攻次数、命中部位及组合拳运用次数等,还有被击中次数、被击中部位、被击中原因等等,用大数据说话。
    通过这些技术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前手拳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以及与后手拳的关系等等,哪些还需要强化提高,哪些属于移动步法问题,哪些属于防守问题,哪些属于攻防衔接问题,哪些需要在移动中解决,哪些属于攻防转换和衔接问题,哪些属于体能问题,哪些属于脚下移动问题,哪些属于重心问题,哪些属于基本功问题等等。
    将这些分析得出共性的东西,植入中国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生产线”的相应环节,形成适合培养中国优秀拳手的生产“模板”,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国拳击优质产品数量和优质率,特别是对拳击对抗本质精髓的再认识和训练方法手段的更新等。
    应该说,目前这条中国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生产线”试运行情况良好,只要下定决心,从设计入手,狠抓生产细节,世界冠军产量将会逐步提高,中国拳击将会再次跻身世界拳击强国之林。

(杜文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