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鳄”投身青少年足球培训计划点赞

    进入2016年,有关新赛季各支中超球队选帅、选援的消息又多了起来,但在这其中,两条尤为特别。
    其一是上海上港启动“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计划”,和全国11家青训基地合作,为其提供资金、师资支持,而这11家青训基地的球员也将全部纳入上港的青训体系。
    其二则是中超新军河北华夏幸福宣布聘请日本J联赛豪门川崎前锋前主帅、日本U21国家队助教高畠勉出任球队青训团队总教练,并邀请大分三神主教练兼俱乐部总经理柳田伸明出任球队青训助理教练,名古屋鲸鱼前体能教练矢野玲出任球队青训体能教练,青训守门员教练将由德岛漩涡前守门员教练古岛清人担任。
    在中超赛场上,上港、幸福绝对算得上是“大鳄”级别的球队:上港上赛季即通过强有力的球员引进获得了亚军的骄人战绩;幸福更是在中甲赛场上就高擎“金元”大旗,成功升级之后,又成为新赛季前引援动作最频繁的中超球队。可就是这样两支资本雄厚、完全有能力“买来”一套出色阵容的“大鳄”球队,居然也做起了青训,不能不说是中国足球的现状让中超的从业者们思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足球之所以遭遇后备人才缺失的尴尬,与1994年职业化有关:那时候,各地方足协将青训的任务全都交给俱乐部,但尚处于“幼年阶段”的中国首批职业足球俱乐部对足球规律的认识并不深刻,对足球的基本“玩法”更不了解,鲜有愿意投身青训事业的,久而久之,我国足球“金字塔基”自然缩减。
    现如今,足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身处其中的中超球队们,自然而然成为“风口上的焦点”,无论是从长远发展角度还是眼前利益看,强化青训都是必然的选择。
    从长远看,一支球队要进步、要发展,还是需要自身的“造血机制”,如果能通过自身青训系统源源不绝培养出可堪大用的人才,自然是善莫大焉;另外,青训体系的搭建也有利于俱乐部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让球队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从眼前看,由于国内球员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身价水涨船高,甚至就连没怎么打过正式比赛的国内球员身价动辄千万,从财务平衡的角度看,还是自己培养球员更为划算;另一方面如果青训效果出色,甚至不排除依靠转让年轻球员盈利的可能,在这方面,鲁能泰山、杭州绿城已做出表率。
    事实上,绝不止上海上港、河北华夏幸福,传统强队中的鲁能泰山,在青训上很有经验的杭州绿城、长春亚泰等队早就开始了在青训方面的探索,而一些新晋豪门,比如广州恒大、广州富力等队也通过建立自己的足校试图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
    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走过20年的光景,很多俱乐部已开始反躬自省,想要补上之前最欠缺的“青训”一课。当然现在“青训”还只是很多“大鳄”球队才有钱、有闲做的事情,但只要开了这个头,相信中国足球的明天一定值得期待。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