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沈琼的“二年级”酸甜苦辣尽在心头

  手捧联赛最佳教练的奖杯,上海男排主帅沈琼笑得很甜,但是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却咳嗽起来。“口太干了,今天说了太多的话。”27日联赛结束后,沈琼表示。执教队伍的第二个赛季,作为“二年级”主帅,沈琼一路走来,历经坎坷,带队收获冠军,体会着主帅一职的酸甜苦辣。
    教练是一个高危的职业,随着带队成绩的提升,压力也就越大,沈琼在本赛季体会到了这种滋味。“去年我是‘一年级’的新生,我敢冲,场上变阵指挥都敢做,没有包袱。去年带队夺冠以后,今年我的想法就会多,也有卫冕冠军的种种压力,我会变得保守。”
    比赛会紧张得出汗,赛前会睡不好觉,这些都是以前作为运动员的沈琼不曾有过的。但这个赛季他全部体验了一把。2月20日周六打完总决赛第三回合,周日至周三沈琼的睡眠还不错,但是随着比赛的临近,周四、周五这两天,他就没法睡好觉。“一到比赛前两天,我都睡不踏实,比赛会想很多。”与北京队的比赛,看上去比分一边倒,可是站在场边指挥的沈琼上衣全都湿透了。当队员10冠王都拿过,为何还会如此?在沈琼看来,当队员拿冠军和当教练拿冠军,是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拿10冠王的时候,自己会比较轻松,压力没有那么大,只想着自己打好就可以。”沈琼说,“主教练要宏观管理全部,在场上承受压力,但却不受控制,不能主导场上的表现,不能掌控比赛,我只能去信任我的队员。”
    上赛季在上海队和国家队都有出色表现的年轻副攻张哲嘉因伤缺席整个赛季,成为沈琼本赛季最大的遗憾。“张哲嘉受伤让我很有压力,打小组赛,我们经常会输局,输局可以,但要看怎么输,大比分输掉,我就觉得没底了,当时我们还没有遇到强队。这时候压力会随之而来,我就开始思考每个位置,慢慢考虑到张哲嘉,一开始还是抱有希望的。”这是沈琼整个联赛最困难的时刻,这也一度动摇了他联赛夺冠的信心。
    连续两个赛季担任主帅,也让沈琼逐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带队风格。作为少帅,沈琼希望成为“大哥哥”似的教练。于是在训练中,他原意与队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主教练,我的能力不见得有多高,但我原意把我的经历,分享给每个队员,关键是他们肯听肯学。”
    多年的运动员生涯,也让沈琼常常能够换位思考。本赛季中段,戴卿尧从接应改打主攻,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接一传的重任,沈琼作为之前亚洲的一流主攻,很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没有亲自去教戴卿尧一传,而是让老队员,自由人任琦去帮助他。“如果我来教,主教练的身份,可能有点强制性的,命令的口吻,起到的效果不一定好。而任琦是世界杯的最佳自由人,他的一传过硬,同时他与戴卿尧是队友,能够更好地交流。”这样的训练模式,是队员愿意接受的,于是戴卿尧的成长,让沈琼很开心。
    当然,作为主教练管理队伍,沈琼也有自己的原则——人性化管理、奖罚分明。沈琼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向队员宣读了队内所有规章制度和处罚力度。“我不管你,不来抓你,晚上几点休息,不抓你是否熬夜打电脑。但是一旦被我发现,处罚力度会很大。”沈琼介绍说,“我要求队员早上必须吃早饭,不管你吃不吃,必须7点半到楼下集合,如果不来或迟到,第一次给予一定数量的金钱处罚,第二次会双倍,让队员加深印象”。这样的管理方法一视同仁,无论老将还是年轻人。在本赛季半决赛上海队客场对阵山东的比赛,任琦和李春晖因为没有起床吃早饭,就遭遇了处罚。“罚来的资金,由队长詹国俊管理,用在队伍团队活动中。”沈琼指出,处罚不是目的,而是希望用这一行动,来提高队伍的凝聚力、集体意识,排球运动是集体项目,关键比赛就是要看队伍能否捏合成整体。
    走下领奖台,已经习惯压力的沈琼又开始盘算着自己的“三年级”甚至是全运会:“教练每年的压力,都在一点点往上走,困难也是一点点往上走。希望明年的联赛打好,为全运会做考虑,为全运会再慢慢磨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