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联赛引“鹰眼”技术将让联赛更精彩

  作为推进中国排球联赛职业化改革的一部分,中国排协正策划自下一赛季联赛开始逐步引入“鹰眼”技术。引入的“鹰眼”技术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由中国自主研发,中国“鹰眼”将让我们的联赛更精彩。
  中国排协日前发布了《公开征集共同研发“鹰眼挑战-裁判辅助系统”行业服务商报名情况的公告》,公告中显示,截止报名时间,已有来自北京、天津、南京和国家体育总局等4家单位获得了参加招商陈述的资格,而中国排协也将于近日召开共同研发“鹰眼挑战-裁判辅助系统”行业服务商的评估与公开招商,以期从中挑选有资质的单位与排协共同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鹰眼”。
  在排球比赛中引入“鹰眼”一直是球迷们的广泛呼声,然而“钱”一直是中国排协乃至世界大多数排球赛事组织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此前,世界上正式投入商业化的排球“鹰眼”技术只有意大利和波兰等极少数技术公司,正由于技术垄断的原因,这些少数公司“鹰眼”商用价格非常高,且本着技术保密的原则,即便买方购买了“鹰眼”,也只买到了摄像头等硬件设施,硬件的具体操作以及软件的分析计算仍然由技术公司派遣专人负责,相当于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技术公司手中。例如,前几年中国某地为了举办一项世界排球大赛,组委会就花费了数十万人民币向国外技术公司购买“鹰眼”设备。但不仅“鹰眼”操作员是从意大利远道而来,整套设备总共也只有十余场比赛的“使用权”,超过使用场数,操作员离开,“鹰眼”就不再发挥作用。所以,目前排球“鹰眼”技术仅在国际排联举办的少数国际大赛中有使用,且仍然处于“试用”状态,各国排球联赛则更是几乎难觅“鹰眼”踪迹。毕竟与网球等职业化高度发达的运动项目相比,排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属于小众化市场的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不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就难以让“鹰眼”技术真正应用到中国排球联赛中来,想必这正是此次中国排协坚定信心,通过公开招商来寻找国内企业、单位共同研发中国“鹰眼”的初衷。
  “鹰眼”对于排球比赛的正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国际排联近年来在世界女排大奖赛等赛事中的试用,“鹰眼”不仅带来了更公正的裁判,还通过一次次地挑战“鹰眼”让每一个争议球的归属产生强烈悬念。此外,教练员挑战“鹰眼”,也是相互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让排球比赛充满激烈争夺的同时富有趣味,往往会让球迷们津津乐道。
在中国排协的规划中,向职业化稳步推进始终是中国排球联赛发展的大方向,除了俱乐部职业化建设等方面,推动高科技的“鹰眼”进入中国排球联赛,自然也是让中国排球联赛更“职业”的一个体现。可以预见,如果研发顺利,鹰眼在近一两年内逐步在中国排球联赛中试用,继而达到全面普及,中国排球联赛的硬件无疑将实现与世界排球发展潮流接轨,甚至走在其他各国家和地区的前面,对于中国排球人而言也将是一种自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鹰眼”这种与体育相关的科技产品的研发必将得到各方的广泛支持。而这种产品不仅自身创新属性明显,还拥有高附加值。如果中国“鹰眼”在中国排球联赛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实践检验并吸引到国外用户的注意,届时若能够凭借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中国“鹰眼”自然也将有很大机会参与到国际排球市场的竞争中去,这更是我们希望看见的一个结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