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马术冠军赛与本土观众一起“入乡随俗”

  上海之跃,因跃而悦。为期3天的2016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日前落幕。据统计,累积超过2.6万人次来到现场观赏比赛。环球马术冠军赛总裁兼创始人扬·托普斯盛赞上海站是“最好的举办地,全世界最完美的赛事”。
     以中华艺术宫为背景,骏马跳跃1.6米的障碍,这已定格成了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的标志性画面。上演的全新团体赛等6场赛事,为观众奉献了国际马术障碍赛最高水平的较量。
     中国内地骑手朱美美,作为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史上首位登场的中国女骑手,表现不俗。她与另一位中国内地骑手赵志文,以及两位中国香港骑手郑文杰和梁巧玲,通过赛事的磨练,收获了宝贵的国际大赛作战经验。
     落沪3年的积淀和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本土观众与赛事一起“入乡随俗”。现场观众配搭礼帽、身着礼服观看比赛的优雅风景,在“英国小镇”的帽子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欧洲传承已久的马术文化,已逐渐为中国观众所认可和喜爱。
     在呈现精彩赛事的同时,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首次推出了“赛展会”三位一体的办赛模式,举办了首届中欧马产业交流研讨会和第二届上海国际马博会。从引进赛事到推动马产业发展,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同时,传播马术文化一系列与马文化相关的活动, 让更多观众获得了近距离欣赏马术赛事、体验马文化的机会。
     如何让马术运动走向大众?曾参加北京奥运会,现在经营马业公司的中国资深骑手黄祖平直言:“项目发展的根本依赖于青少年。青少年阶段并不需要顶级进口马匹,也不必花费高额费用。”在欧洲,顶级骑手是从庞大的马术人口中“大浪淘沙”产生,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自并不特别富裕的普通家庭。他并不赞成拿钱砸出一个“马术项目的李娜、姚明”,而是希望向社会传递马术文化精髓,让更多青少年受益于马术运动的教育功能,从而真正扩大马术人口,让中国马术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