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锦赛:指错路是“杀人”记错路是“自杀”
转眼欧锦赛已近尾声。法德半决赛大战结束次日,去凯旋门附近某饭店参加世界足球论坛,先记错路、再被指错路,本应半小时就到,却一直在方圆地铁两站地区域里转了俩小时。然后,专心听了四个半小时各方高人的高谈阔论……
突然发现,这两件事间似乎还有些“共同点”。
7号上午碰到前同事刘玲玲——原体育馆路八号院《中国体育》杂志记者,才知道7—8号巴黎有个世界足球论坛,她和她导师查德维克是专程来开会的。刘玲玲离开8号院,先去了CCTV5,后去英国留学读体育经济博士,也经常参与一些FIFA和IOC的世界杯、奥运会等工作,她还是中国单人帆船环绕世界第一人郭川的经纪人。
7号预备会在凯旋门附近一条叫malesherbes(译音有点像“马勒戈壁斯”)5号的会所,但8号正式会议在collectioneur(“收集”之意)五星级饭店。
8号早9点左右我即出门。到地铁站问地铁坐到哪时,把饭店名记错成connectioneur(意为“联系”),根本查不到。我昨天路过过collectioneur,俩会址相距不远,皆在凯旋门附近。
我一边进地铁,准备到凯旋门那站,一边微信刘玲玲和新华社记者王子江问地址。打开手机时,发现有个昨天存的地址——其实是预备会会址。刘玲玲回的是今天的会址,但我手机亮度太低、字又小,露天里我看不清,子江回的也是昨天的会址。
那一刻我判断出了个“误区”——把昨天会址当成今天的了。
一路按“马勒戈壁斯”大街问。倒了次地铁,又问了几个人,终于坐地铁来到“马勒戈壁斯”大街。却是150多号,差不多是半条长安街,边疾走、边抬头看路名、边问,过了几个十字路口、花园,拐了好几个弯,离的越近、看着越不像曾路过的那个五星级饭店。直到看见5号门牌了,才意识到是昨天的会址——真是“马勒戈壁”的……
再倒一次地铁、坐三站,到会场时已是11点半茶歇,待会该中国专题了(有中国、印度、卡塔尔、俄罗斯专题,但中国专题时间占了一半)。
中国专题主持人马克是前英国天空电视台驻京记者,在中国多年。主讲人是CCTV张兴、乐视马国力、亚广联蔡燕江、阿里体育王东、盛开体育冯涛。从足球转播,到申办世界杯、球员工资封顶、海信赞助欧锦赛……问答,一个多小时后,还有两个“欧洲足坛看中国”单元。
印度专题后,是第一个“欧洲足坛看中国”单元。FIFA代表,欧足联市场部主任,国米市场部理查德(在中国多年,能说中文),体育媒体网站负责人,每人讲了10分钟左右。从中国已跃升世界足球转会市场第一,到中国球迷全世界“最懂球”——引经据典、用数据说话,到中国现有多少手机用户,15—34岁年龄组占多大比例,每天阅读手机两小时……
但这些人在高谈阔论中国足球和中国时,会场上只剩下我、刘玲玲和马国力三个人,其他中国足球主讲人和十几名记者已不见了踪影。问题环节,一个新加坡与会者不知道问了些什么,一个香港人问理查德,“你是否准备好了国米有个中国老板……”?
我本不想问问题,但谈中国足球没中国记者的问题也太跌份了吧?
我问了个长问题,“我是来自中国的周,你们显然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那些数据让我很吃惊,你们对数据和判断那么有信心。但是有个名人很多年前曾讲过,你在中国待一个星期,你会以为了解了中国很多事;但待一个月,你却发现了解的很少,待一年,你会发现根本不了解中国。如今不一样了,你们远离中国,却对中国了如指掌,你们那么有信心,就从没想过会有什么危险和陷阱吗?”
我的问题显然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主持人让他们几个依次回答我的问题,理查德回答时还说了句中文,“我们会很善于学习”……欧足联市场部主任说,“我们会以最简单、最欧洲的足球方式去做(以不变应万变之意)”……
这一单元结束,我也走了。不知道下一个有关中国的单元,还有没有中国人在场。
记者在国外采访大赛,时间是最宝贵的,被指错路几乎等于杀人。我是去“马勒戈壁斯”大街,但你不能告诉我离5号近一点的地方吗?然而,是否我自己先记错了“更致命”?很多大错,其实开始都是从些小细节开始的,但纠正的越晚,带来的后果就越严重。指错路有时是像“杀人”,但自己记错了是“自杀”。
有关中国足球的论坛和中国足球是否亦如此?老外们“指错路”将害人匪浅,你将之奉为圭臬,他们却对中国根本不了解就颐气指使,结果走了弯路。但更重要的是中国足球自己决定要走什么路,买国米、买马竞、“买”世界俱乐部锦标赛、“买”……
若中国足球自己“记错了路”,也与“自杀”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