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届“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启动

  第十届“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启动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此举标志着这个创办于2007年、此后每年一届的全民健身赛事再一次拉开帷幕。

赛事十年  特点突显
   

  作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单项全民健身活动,十年来这一赛事不仅得到了北京市民的持续响应,同时也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今年的“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启动仪式现场,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表示,今年的赛事将突显三个特点:首先,突显体育文化。“和谐杯”不仅可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打造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且还能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今年“和谐杯”将继续发扬乒乓球运动的传统,积极挖掘项目内涵,在注重体育赛事对人的积极影响时,发挥群众体育在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增强群众体魄、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赛事将突显公共服务。孙学才介绍,在往届比赛广泛建立社会动员机制,形成全民健身促进和谐生动局面的基础上,今年将坚持普惠性、可持续、因地制宜的原则,继续深入基层,向农村延伸,并将大力开展职工、学生、残疾人比赛活动,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比赛体系,切实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到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成果。
    此外,还将突显协同发展。据了解,今年赛事将邀请到天津和河北的代表队加入比赛,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实施。同时,各相关部门也将从体育服务和体育惠民的大局出发,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协同配合、相互协作,整合利用辖区内人力物力、场地设施等社会资源,确保比赛有序高效进行。

惠及民众  共促健康
   

  十年来“和谐杯”乒乓球比赛一直秉承着淡化竞技成分,重在广泛参与的理念。活动覆盖北京市所有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同时在行业、系统等单位进行。比赛让不同职业、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人欢聚一堂,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通过“和谐杯”乒乓球比赛这个舞台,体验着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到和谐社区、和谐乡镇、和谐单位带来的温暖与关怀。
    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瞿恩培告诉记者,他曾经参加过多次“和谐杯”乒乓球比赛,他认为“和谐杯”是一个促进大众参与乒乓球运动,展示自身运动技能的平台。他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乒乓球作为‘国球’则是历久弥新。‘和谐杯’作为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对于热爱乒乓球运动、喜爱全民健身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乐于参与且惠及大众的,我身边的同事、邻里通过小小的乒乓球不仅增进了交流,而且促进了健康。”
    据相关统计显示,十年来该项赛事已吸引两千余万人次参与,在“和谐杯”乒乓球比赛的带动下,北京市的乒乓球氛围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乒乓球场地从曾经的2148个增加到4118个,增长率为91.71%;乒乓球球台数量从5582个增加到13975个,增长率为150.36%;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更是从393093人增加到1150832人,增长率为192.7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和谐杯”乒乓球比赛,为京城铸就了巨大的体育和文化财富。
    如今,在北京申冬奥成功一周年之际,“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再次幕启。比赛将以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层面全覆盖的全民健身活动,为冬奥会营造浓重、热烈、持久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同时使全民健身与冬奥同行成果长效化、机制化,为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