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郑姝音:回家过年感觉真好

  初识郑姝音,感觉她就是一位邻家女孩,身高接近1.9米,脸上始终洋溢着爽朗而自信的笑容。头顶奥运冠军光环的郑姝音是如何谱写传奇的?2月14日,记者如约采访到了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冠军郑姝音。
    2003年,9岁的郑姝音离家踏上跆拳道的征途。15岁入选国家队那年,郑姝音一举夺得首届青年奥运会63公斤级冠军,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如今,她已是跆拳道国家队的主力队员,数次夺得世界级赛事的冠军。
    无数荣耀的背后,是郑姝音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今年春节,是她离家7年多第一次回家。谈及感受,郑姝音说:“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倍感亲切,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少了儿时过年时的乐趣。”是的,多年未曾回过家的郑姝音,将儿时的欢乐、最美好的时光全部献给了她所深爱的体育事业。
    “春节回家时,父亲买了4个澳芒,50块钱一个,父母非要看着我吃,我说我不吃,先给弟弟吃,父母赶紧说,他不吃,他不吃。”说到此处,郑姝音的声音平缓而沉稳。
    凭借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2011年,郑姝音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而此后的三年时间,郑姝音在国际赛事中颇显“低调”,用她的话来说,“当时的自己跟国际成名已久的老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知道怎么才能戳破这层窗户纸,只有不停地训练。”直到2014年,世界跆拳道大奖赛在苏州举办,郑姝音说,“我看到了机会,我拼命努力,至少不会后悔。即使输了,我会思考输在哪里,继续勤奋加苦练。”
    凭借这次大赛的冠军头衔,郑姝音拿到了奥运会的“入场券”。回忆起艰苦的训练,郑姝音说,“有时会练习到没有意识,完全是靠意志力在支撑。”奥运会前夕的一次对抗赛练习中,郑姝音由于发力过猛导致脚趾受伤,“虽然很疼,但想到奥运会临近,自己咬牙也要坚持下来。没想到,由于脚肿得特别厉害,第二天穿不进去鞋,更是连续几晚上疼得睡不着。一周后,去医院拍片,医生检查后很震惊地问我知道脚趾骨折了吗?我说不知道。”郑姝音说,“虽然小时候很爱哭,但奥运使我变得更坚强。”
    “梅花香自苦寒来”,郑姝音坚持不懈的精神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自2000年后,中国跆拳道队在历届奥运会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郑姝音看来,当身披国旗登上奥运奖台的那一刻,感受更多的是捍卫荣耀的责任。
    体育精神的传承与植根代表着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自信,在郑姝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一直激励她不断超越自身、突破极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