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队分组:以老带新周洋兼项速滑

  近日,中国短道速滑队结束了短暂的假期,正式开启了新奥运周期的备战集训工作。在早前公布的《中国滑冰协会关于2018-2019赛季国家短道速滑队集训安排的通知》中,本次集训中国短道速滑队的49人共分为1组、2组,和3组兼项组。值得注意的是,26岁的老将周洋被分在了3组兼项组。

  在队伍集合的开训动员大会上,继续留任带领队伍征战下一个4年的主教练李琰对新奥运周期的队伍构成做了详细的解答。在1组中,除了有武大靖、任子威、李靳宇、曲春雨等征战过平昌冬奥会的选手,也有李璇、张楚桐等年轻面孔。同为短道队老将的范可新和韩天宇等人出现在了2组的名单里。对此李琰说:“这是一个未来四年的规划,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科学的团队。世界的格局是动态的,把队员和资源分配好,在不同的组可以得到最大的进步和帮助。”她还解释道,1组和2组都有老队员和年轻队员,可以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完善国家队内部机制的建设,展开良性竞争,开创有序培养的局面。
  对于3组兼项组,李琰说这是短道队今年推出的新举措。由于现在世界上短道速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每个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或者冬奥会的人数都只有5男5女,对此李琰也强调:“如此分组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时间整合资源,把每个人最大的潜质和能量放在最合适的地方。”
  在平昌冬奥会上,就已经有了短道速滑兼项速度滑冰的成功案例。荷兰运动员德·莫尔斯在2012年前是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成绩平平。为了提升自己的短道速滑水平,尤其是力量和体能,2012年她决定到速度滑冰场试试,这一试就成了荷兰速度滑冰项目全能冠军。平昌冬奥会,她卫冕了速度滑冰1500米冠军,并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中首次进入奥运会A组决赛,取得第六名。
  李琰说,在速度滑冰的比赛中,可以看到很多短道速滑和轮滑兼项成功的运动员。在兼项的过程中,需要有天赋的运动员,能同时适合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训练,也希望我们的队伍中能有这样的队员出现。“兼项首先能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在2020年冬运会上对于注册运动员不多的省市就可以这样做。其此在国际赛场上,兼项给了大家一个平台展现自己的想法,平台搭好了就看自己怎么做。”李琰如是说。
  周洋表示,分到3组是自己和教练两人商量做出的决定,是否真的要兼项速度滑冰比赛还要看今后训练和自己的情况而定。“相比于1组和2组,3组压力相对小一点吧。我从来都没试过速滑,速滑的刀都没穿过,这只是初步的打算,还要看后期的尝试,不是最终的决定。”周洋说。
  作为队里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周洋坦言自己从2014年就开始了带年轻队员的任务。不论是短道速滑还是速度滑冰,如果周洋参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那将会是她的第四次冬奥之旅。“2022离我有点远,希望在训练中和大家打好配合吧。”周洋说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