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北京冬奥会冰壶:女队新人担纲 男队值得期待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中国冰雪运动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经过“扩面”“固点”“精兵”,进入“冲刺”之年后,覆盖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的国家集训队全部建立,备战选手从2019年底的1100余人精简至500余人,冬奥会前还将继续筛选精兵强将争夺冬奥参赛资格。
进入北京冬奥周期后,中国选手在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项目上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与2018年平昌冬奥会只有女队和混双队能够参赛不同,作为东道主,中国队拿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包括男、女、混双3个项目在内的全部门票,但同时也意味着3次考验。女子四人和男子四人是冰壶的传统项目,中国队的冬奥会最好成绩分别是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铜牌和2014年索契冬奥会男子第四名,混双是平昌冬奥会新增项目,王芮/巴德鑫是第一对代表中国出战冬奥会混双冰壶的组合,附加赛不敌挪威,最终获得第五名。
目前中国冰壶集训队是双队竞争机制,但现在距离2022年冬奥会只有不到一年,目前有望代表中国队站上冬奥赛场的是女队的韩雨队、男队的邹强队,混双队现有的杨莹/凌智组合和范苏圆/南佳文组合都有可能入选。混双冰壶世锦赛预计在2021年4月底举办,出战的队伍或将是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组合。
韩雨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2019年初出茅庐便拿下了亚太锦标赛冠军,令外界期待,但年轻同时也意味着大赛经验欠缺,这一点又因为近两个赛季都没有国际比赛而愈加令人担忧,而她们的对手则是从加拿大、挪威等冰壶强国厮杀出来的女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冰壶女队将交出的是昂贵学费还是骄人成绩单,未来掌握在她们自己手中。男队邹强队的年龄和经验都处在冰壶“黄金期”,组合的磨合时间也较长,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是目前国内男队中的佼佼者,但在世界壶坛上尚未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经过了体能强化和封闭训练后,他们能否带来惊喜?(转自2月26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