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普及门球运动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2012年中国门球冠军赛系列赛(昆山站)陆家杯全国老年门球赛5月8日至12日在我国第一个门球城市江苏昆山举行,此次赛事无论是举办地的设施条件还是比赛的队伍面貌都呈现出耳目一新的状态,新鲜气息扑面而来。
门球发展的典范
        昆山去年被中国门球协会授予全国门球城市称号,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门球城市。在这里各个镇都建立了门球场,很多老百姓积极要求打门球,基本上所有的门球场地都是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同时昆山几个镇都具备举办全国性比赛的条件,通过办赛也带动了当地门球水平的显著提高。在本次比赛中代表昆山参赛的几支队伍都纷纷出线。中国门球协会秘书长古桥表示,通过场地建设推动门球发展,同时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好处,昆山已经成为门球发展的典范。
    此次比赛,昆山派出的几支队伍都由各个镇党委书记带队,目前各个镇都有四连片门球场地,在场地建设方面昆山已经形成了争优的格局,“这既是有经济实力也是看到了最基层老百姓的需求。”古桥说。


门球赛场新气象


        始终在赛场边观看比赛的古桥说,“普遍感觉老同志参赛激情和程度超过往年。”记者了解到今年也是第一年统一服装,参赛队员的服装都非常靓丽和整齐,形成了很好的参赛风气。
        古桥同时表示,今年的比赛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参赛队伍水平高,很多队伍经过省里的选拔,改变了以往哪个队伍有钱参赛就行;二是特别强调重在参与、享受过程,参赛选手从行为上和精神上都获得改观,相互切磋技艺、交流感情、促进发展,让比赛真正成为增进老年身心健康的互动平台;同时本次比赛除了打比赛外,更深的意义在于学习和接受新的竞赛模式,让很多不了解全国竞赛平台发生这么多变化的门球爱好者,了解到协会规范建设和标准建设的成效。本次比赛在精神风貌上和参赛意识上,以及参赛门球爱好者与裁判配合都有很好的提升。


门球发展新思路


    古桥表示,目前在我国门球涉及人口非常广,据调查参与者年龄最大的105岁,最小的9岁,说明参与人群是多方面的。今年举办系列赛,把青少年、妇女,全部纳入这个序列,同时将开展真正意义上代表各个年龄层的决赛。目前各个年龄阶段参与人数是平衡的,协会唯一一个面对会员比赛——网友赛的报名人数也是空前的,说明经过赛制的逐渐改进,完全面向社会后,包括专项妇女赛、儿童赛,已经在锦标赛中开辟的混合赛,门球比赛多样性体现出来,目前参与人群均等,性别、年龄和普及的面都呈现平衡发展状态,在最基层、最边远的农村,门球也开展得不错。
    “今年是中国门球协会的五年发展规划的第四年,我们年初也打出了‘推动百城千村百万人次’的跨越式发展,除了系列中冠赛以外,另外就是农村联动比赛,形成城乡一体的推动发展之路,目前初步建立了这个体系。”古桥说,今年还要走出去,确定3支队伍到巴西参加国际邀请赛,这是门球走得比较远的一次。
    古桥表示,中国门球的发展目前有几种普及方式,包括在老年赛中带年轻队伍,去年提出的以老带新,体现年龄特色;妇女比赛由女领队来指挥,老年赛必须有一个40岁以下运动员等要求,实现以老带青、以青促老。
    记者了解到,本次比赛的办赛的模式有所创新,包括组织参赛的队伍观看电影以及裁判员联欢和精神文明评选,同时也强调裁判队伍的年轻化,可以说随着赛风赛纪的根本好转,给裁判发展带来很好的空间,以前选拔老裁判,青年很少,随着赛风赛纪好转,年轻裁判脱颖而出,老裁判参与培养扶持,体现出门球的新景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