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在杭举行

    近年来,健身气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由于健身气功习练者的不断增加,从去年的第四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开始,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分为了竞赛功法和普及功法两个赛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习练群众更多的交流展示机会,提高大家习练健身气功的积极性。6月13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竞赛功法)在浙江杭州开幕。共有来自全国的23支代表队,115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比赛。比赛项目为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种竞赛功法的集体赛和个人赛。


竞赛功法——难度大


    由于竞赛功法相较于普及功法来说,动作难度偏大,所以对于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等各方面要求较高。因而绝大多数的参赛队员为高校学生,同时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竞赛功法比赛就是要展示健身气功项目的最高水平,所以这些技术动作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健身气功习练者来讲难度偏大,即使专业队运动员做这些动作都有一些难度。”此次比赛的仲裁委员会委员石爱桥说。
    赛场上既有第一次参赛的新人,也不乏健身气功比赛的常客。石爱桥分析说,今年正处在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备战周期,借助今年的竞赛功法比赛,各队可以为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选拔、锻炼人才。可以看到今年的比赛上,有些队伍水平有了进步,而有些队伍可能因为处在队员的调整阶段,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各队表现参差不齐,但是整体水平在提高。


健身气功——领悟内涵
 

    石爱桥还分析了当前运动员动作中的一些问题。他说,一方面,一些水平较弱队伍的运动员身体基本能力弱,柔韧性、力量不够,达不到标准。而另一方面,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优势的年轻人,却对健身气功动作的理解不深,有的完全是在比划动作,这样是练不好健身气功的,因为健身气功是讲求内涵的。
    尽管高校学生占据了比赛的“大半壁江山”,但是其中依旧不乏“民间高手”。普通站点习练群众、老师、机关干部等等,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有武术基础,动作同样有板有眼。
    山西代表队的领队兼教练吕连义是健身气功项目的“老革命”了。从第一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开始,吕连义就带队参赛。不同于大多数代表队的年轻生力军,吕连义这次带领的队员平均年龄在50多岁,最大的参赛队员更是有62岁。别看年龄大,但是队员们大都有武术基础,而且多年的习练经历让他们对于健身气功有着自己的感悟,所以比赛成绩还是不错的。在吕连义看来,几年来,自己队伍的水平和比赛的整体水平都有所提升。每次参赛,他们都是带着学习交流的心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