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惊现“蜘蛛侠”攀树运动走热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自暑期决定在国内首开“爬树课”(攀树运动课)时,就吸引了不少眼球。新学期伊始,10:1的选课比例显示出新生对“爬树课”的追捧热度,学生中流传着“人品好到爆”的才能选修上该课程的说法。


校园惊现“蜘蛛侠”


    记者观摩了教师备课的现场,老师们戴着头盔、护目镜,一身钩挂绳索的专业行装,在大树间上上下下,如“蜘蛛侠”般轻盈,引来过往师生驻足观看。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郑达雄是其中一位“蜘蛛侠”。据郑老师介绍,攀树运动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一项以绳索、绳结、器械运用上升下降、切换技术攀爬各种不同树木的户外运动。攀树国际比赛中有投掷绳、速度攀爬、树上拯救、双绳绞索速度攀爬和工作攀爬等项目。“学习攀树不仅可以锻炼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亲近自然,还可以学到许多野外生存知识和消防求生技巧。不仅愉悦身心,还很实用。”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牛国慧对爬树课充满了好奇,在树下观看的时候就跃跃欲试。“现在我们‘宅’在室内的时间太多了,在教室上课、在图书馆自习、在宿舍上网,疏远了自然,对自己身体也不好。”
    厦门大学体育部攀树运动课负责人吴飞腾说,攀树运动目前在国内普及程度很低,是一项被认为比较新奇的运动。如果说跑步、健身等运动相对枯燥、足球篮球过于激烈的话,那么攀树也许有这样的吸引力,能够把学生从书斋里,电脑前解放出来。


业内释惑攀树误解


    “攀树课”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网友在好奇的同时,提出了一些质疑,包括攀树很危险,是小孩子的游戏、损害树木、破坏环境、投入资金高,不适合女生等等。业内人士解释,许多质疑声的出现在反映出攀树课受关注程度高的同时,也显示出公众对此项运动还是比较陌生的。
    吴飞腾说,攀树课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攀树运动与小孩子玩耍、徒手爬树是截然不同的。攀树运动需要较为专业的攀爬装备,其中结绳和绞索技术都是安全保障技能。“我们一班只有15人,一堂课同时有两位教师授课,有着严格的行为规程保证学生安全。”
    “有人说攀树是贵族运动,其实不然。”吴飞腾说,“攀树不需要场馆的建设和保养,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攀爬不同树木。我们一次性投入5.3万元,购买了7套攀树装备,可以使用5-10年。教师的培训也不是零起点,师资方面不需要太大投入,对于一个新项目来说,是比较经济实惠的。”
    郑达雄说,认为攀树损害树木、破坏环境更是无稽之谈。“攀树起源就是保护树木,哪来的破坏呢?攀树运动的安全原则不仅仅是人的安全,也包括树木的安全。我们会挑选有攀爬基础的树木开展运动,厦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树木资源很多,我们不会把树爬得东倒西歪。”
    此次选上攀树课的60名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女孩子登高爬树,有人觉得不适合。”吴飞腾说,“其实在攀树运动中,肌肉型的男生反而比较吃亏,因为平衡性和灵活度都稍差。世界级的攀树比赛中,有不少选手是瘦小型的,更有很多选手是女性。”吴飞腾说,攀树并不是消耗蛮力、死力的运动,而是讲究平衡技巧与肌肉运用。攀树运动可以灵活调整难度,以适应各个年龄段的群体。
    随着“爬树课”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传统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可在更广泛的年轻人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当中推介更多有安全保障、时尚色彩浓厚的户外运动门类,提升运动品质。

(刘旸  付敏/原载于中国体育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