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教练常青追逐冰雪梦让孩子享受快乐

    常青今年54岁,小的时候曾在体校滑冰队接受过正规训练,后来在内蒙古扎兰屯市实验小学做体育老师,同时在扎兰屯业余体校兼职做速滑教练。
    很久以来常青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建一个冰场,开展冰上运动。
    “扎兰屯占据天时,冬天气温不是特别冷,冰不硬,很适合速滑运动。不过那个时候学校没有场地,好梦迟迟难圆啊,”常青至今谈到那个梦想都唏嘘不已。
    到了2009年,机会来了。扎兰屯铁路小学整体划归实验小学,常青于是向校领导提出了设想。不久,一眼专为浇冰场用的水井打成了。
    “水井有了,接下来就是浇冰场,这说来容易做起难。浇冰场是个力气活,也是个细工活,每年浇冰我都要掉好几斤肉,”常青笑着说。
    2011年,扎兰屯的天气迟迟冷不起来。孩子们急着上冰,这让常青很犯难。他决定在气温更低的晚上浇冰。为了保证质量,浇冰时不能一下将水灌满,必须一层层浇水,常青称之为“挂蜡”。午夜时分,月光下,寒气中,常青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一层层地给冰场“挂蜡”。为保证冰面的完整,他们从午夜一直不停地干到天亮。许多家长被感动了,纷纷加入到浇冰队伍中,就连常青的儿子和儿媳也来帮忙。
    “蜡”一天天地挂着,常青他们整整干了七个晚上,一个冰层厚20公分、占地4200平方米的冰场大功告成。
    浇冰场难,维护冰场更不易。孩子们上冰前要清扫一遍冰面,接着再用洒水车找平冰面。为了孩子的安全,每次训练前,常青都要到冰上绕场一周,看冰上有没有沙石。因为一个沙粒足以损伤冰刀,或将孩子摔倒受伤。年龄小的孩子不会磨冰刀,常青就帮着磨;系不好硬邦邦的冰鞋鞋带,常青也要给他们系……
    “咱家住呼伦贝尔,得天独厚冰雪好,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享受冰雪的快乐。将来他们进了大学门,一说起咱不会滑冰,多遗憾。”
    常青喜欢把练冰上运动的孩子称为“冰孩儿”。冰,给扎兰屯市的“冰孩儿”们带来许多新的欢乐。
    2009年实验小学初建冰场的时候,当时跟着常青练的孩子只有五六个,现如今他的训练队中已有队员百余人,坚持常年训练的队员57人。2009年,呼伦贝尔举办青少年速滑比赛,常青带去的扎兰屯代表团成绩不佳,但孩子们首次亮相表现出了生龙活虎的精气神,着实让赛会组织者和兄弟队伍惊讶。常青当时撂下话说:“看来年的,一定拿上名次。”
    一年后,呼伦贝尔市再摆赛场,扎兰屯速滑队员姜广林和周雨齐双双摘金,参赛的12名小将全部进入前八,全队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当年在内蒙古青少年速滑赛中,姜广林又拿下两个第二。人们这才明白了常青版的“军中无戏言”。
    自此,常青麾下的弟子不仅经常在呼伦贝尔夺冠,而且在自治区也逐渐站稳脚跟。2012年,共有24名扎兰屯队员在内蒙古自治区冬季项目管理中心注册,5名队员在国家冬季项目管理中心注册。
    如今,扎兰屯市体育场的标准速滑场地冰洁如镜,已成为全市孩子们的乐园之一,它不仅圆了常青的一个冰雪梦,也成为常青生命的一部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