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消费之学校体育场馆:使用于工薪族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健身房、瑜伽馆、跆拳道室……虽然选择多服务多,但其高居不下的价格,也常常让很多普通市民大呼“伤不起”。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不断推进,到高校体育场馆去运动锻炼,成为“健身一族”的又一选择。那么,这里的情况又如何呢?
    近日,记者走进了首都体育学院,这里有不少体育场馆都对学生和市民开放。家住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里每到晚上都有会有大量的车进进出出,“全都是来健身的,场面可火爆了!”在首都体育学院的健身房,记者遇到了前来锻炼的孙炜明先生。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健身,自己一年的花费是1000元,“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还要考虑到成本上涨等各种因素”。不过他也表示,健身房涨价在即,幅度大概在15%,“肯定有点不太高兴,因为确实价格偏高了,但是现在的人就是花钱买健康,价格再贵也要来锻炼。”
    每年1000元的健身花费,相较于工薪阶层还算可以接受,但“学生族”就有点望尘莫及了。段端是首都体育学院2010级新闻专业的学生,对学校体育场馆的收费问题,却另有自己的一番看法。“我还是觉得学校的做法不合理。应该免费或者低价提供给学生们使用,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拿段瑞平时喜欢的羽毛球来说,“羽毛球场所在的田径馆在下午4点前都有课,4点后虽然没课了,但提供给学生免费打球的时间也只有2个小时,6点后就要租给外面”。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块场地1小时要60元,就算打了8折,摊下来每个人每小时也要承担24元的费用,“还是不能接受!”对此,作为在校生的小段也有自己的建议“最好能设置两种卡,一种是不限次数的时间卡,这样对学生们比较好接受,一种是对外的次数卡,这样市民因为不是天天都来打球,也更方便一些”。

(卢苇  刘昊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