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社区自建十分钟文体服务圈方便居民
不久前,2013年全国地市级群众体育干部培训班在苏州举行,各地140多名群众体育干部参加。期间,学员们除了接受专家授课,还现场参观苏州运河公园轮滑俱乐部、姑苏区沧浪街道“好管家810生活服务圈”等,实地了解当地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姑苏区沧浪街道位于苏州古城西南,是当地最具古城特色的中心街道,其创立的“好管家810生活服务圈”受到了各地群体干部的好评。“街道总面积3.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0万,居住密度较大,中老年居民较多”,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夏寒寒介绍,为了解决居民的健身需求,街道通过搭建数字化体育健身平台,创建了8个“十分钟服务圈”。目前,街道已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健身俱乐部、苏州市体育现代化综合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据悉,从2007年起,沧浪街道开始打造“数字沧浪”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推进街道工作的开展,并创建了“好管家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随后,针对老百姓体育健身的个性化需求,街道又再度推出了“810生活服务圈”数字平台。登录这一平台,居民可以结合自身喜好,查询出从家里步行十分钟以内能够享受到的八大生活服务项目,包括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十分钟教育服务圈、十分钟就业服务圈、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十分钟外交部服务圈、十分钟健康服务圈、十分钟文体服务圈和十分钟平安服务圈。
作为“810生活服务圈”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十分钟文体服务圈的功能已十分完善。只要登录打开,点击任何一个社区位置,就能找到其周边相应的健身设施,如果再进一步点开具体设施,还能了解它的功能、设备及活动开展情况。以道前社区为例,点击它,显示为蓝色的是社区文体服务中心以及文体团队,显示为绿色的则是社区健身点和健身路径。再度点开文体活动中心,还可以看到配有活动室,包含电脑,投影仪,乒乓球台等。
“依托十分钟文体服务圈,各个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夏寒寒介绍,道前社区建立了13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个街道体育健身俱乐部,下设篮球、乒乓球、象棋、游泳、健美操等16个单项体育协会,包含健美操、秧歌、羽毛球、自行车、太极拳、木兰扇等体育组织73家,会员人数达27000多人。吉庆社区则充分挖掘辖区内企事业、院校等单位的资源,以“双赢、互动、共建”为原则,进行健身设施厂居共建、街校联建。社区先后与新苏师范附小共建了游泳池、与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享了羽毛球馆、与同仁桌球房共建了桌球房、与药监局共建了乒乓室等,开拓室内外健身场地2000多平方米。在西美社区,街道利用广场、园林等场所建立了58个晨晚练健身站点,15套健身路径,每天活动超过3000人次。
“数字化平台的利用,促进了体育健身活动的高效开展”,夏寒寒透露,有了这一平台,街道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安排使用上更加合理,居民自发组织健身活动也更为便利。目前,姑苏街道一共有152名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他们每天活跃在各个活动场所或晨晚练健身站点上,覆盖率达100%。社区居民对健身场地的使用率也大幅提高,去年,街道共举办各类体育活动18次,吸引近万人次参与。夏寒寒认为,“发展基层体育应不断创新,要在贴近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科技为引领,整合辖区资源,探索中一条便捷、高效的实践之路”。
(赵焱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