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以设施为基础打造三层结构

    具有都市体育特征、松江新城体育风貌的松江区,在推进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中,确立以体育设施建设为基础,形成以设施、团队、活动、信息、服务为主要内涵的三层圈层结构、五大特色区域。
    三层圈层结构分别指以村、居委会为中心,以辖区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利用健身点、晨晚练点、健身绿地等体育场地设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圈层;以文体站、所为牵头,以文体活动中心为基本阵地,利用百姓健身工程、社区公共运动场和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市民多种健身需求的体育锻炼核心圈层;以主体圈为基础,根据各街、镇体育设施现状、体育健身活动开展情况和市民健身意识水平,建设“一核四区”的区域性体育活动特色圈的圈层。
    五大特色区域是由松江中心城区四个街道为主形成的“松江区都市体育生活圈”;以松江浦南的4个镇为主形成的“浦南农村体育生活圈”;以北部佘山镇、小昆山镇为主形成的“体育休闲运动圈”;以东部4个镇为主形成的“现代化城镇体育生活圈”;以松江工业区、车墩镇为主形成的“企业职工体育健身圈”。
    选取6个街镇作为试点单位。中山街道试点“睦邻点”建设,尝试体育设施管理、维护的举措;岳阳街道试点体育技能配送服务,探索体育骨干培训提高的方式;泗泾镇试点,尝试社会化运行,扩大全民健身主办主体;车墩镇试点,依托企业,推动职工体育发展;泖港镇试点,试点农村村级运动会,引导农民科学健身;佘山镇试点,试点推进环佘山休闲体育设施建设,打造上海休闲旅游高地。

(平萍  陈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