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追梦人——记天津社体指导员胡凤玉
初见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胡凤玉是在天津市东丽区全民健身中心的天津市《中国武术段位制》中级段位考评现场,她带着宁河县的6位武术爱好者正在参加段位考位。几天来,她们一行几人每天都是起大早,从80公里外的宁河赶到这里。
这位60岁的老太太一点也看不出“老”,精干敏捷的她在众多武术习练者中间穿梭忙碌,对同伴反复叮咛上场的注意事项,从动作要领到情绪表达,事无巨细。
面对记者的采访,胡凤玉一脸茫然和紧张,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不值得记者“浪费”时间,因为在她心中,能被见诸报章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记者耐心解释:您说的平凡、普通也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欠缺、所埋没的,您只要讲述您真实的工作、生活就可以了。
记者试探着从常规的习武之路开始“诱导”,而这样的回忆则彻底打开了胡凤玉的话匣子,她终于肯用唐山味更甚于天津味的口音将自己习武以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娓娓道来。
大哥引她上路
一个60岁的老人对于幼时自己的评价一定很精准、很有趣。胡凤玉说小时候的自己,就是一个“疯闺女”,大哥喜欢武术,每天在家耍弄刀枪棍棒,“疯闺女”胡凤玉自然要跟着他模仿、比试,这也成了每天干农活之余的一种乐趣。
只有小学文化、十几岁就在农村下地干活的胡凤玉还特别要求上进,不仅入了党,还成为宁河县大尹村民兵连长、党支部副书记,抗旱时还立过三等功。当然,这些出色的成绩后面有着扎实的武术基本功作保障,至今让胡凤玉津津乐道的是,打靶10发子弹她能打出88环。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对宁河县的影响巨大,胡凤玉家也遭遇重大不幸,父亲和妹妹不幸遇难。政府实施了照顾震亡家属的政策,胡凤玉被安置到宁河县第二化肥厂就业,而农村的辉煌经历让她一进厂就成为合成车间的副主任。
进城后的工作生活并没有减少胡凤玉对武术的热爱。1977年,胡凤玉开始师从周宝田老师,练习八卦拳、形意拳、太极拳和各种器械,原先的基础加上恩师的规范指点,胡凤玉对武术有了系统化的理解和掌握。当然,真正的习武之路从来不是一条坦途,尤其对于还在工厂上班的胡凤玉来说,每天毕竟只有24小时。师傅练拳都是在凌晨3点多,他还要求徒弟们不能比他去得晚,即使这样,胡凤玉还是坚持了下来。
30岁以后才结婚的胡凤玉对武术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即使在有了女儿之后,她也是凌晨3点多出去练武,到6点多回家给孩子弄吃的,7点多再骑车去厂里上班。由于时间紧迫,胡凤玉骑起车来速度飞快,其风风火火的做派在全厂都有名。不过,累也成为那时最深的记忆。
丈夫跟她较劲
胡凤玉的丈夫李振明根本无法忍受她的这种作息和做法。今年也60岁的李振明现在还在宁河医院上班,是宁河县有名的内科医生,担任过宁河医院内科主任。作为严谨的医生,李大夫几十年来每天雷打不动,早晨7点半准时上班,可是家里的另一半偏偏又有如此“嗜好”。所以那时,反对胡凤玉习武是婚后二人争吵的唯一原因。
胡凤玉早上练功不辍,每天晚上忙完所有家务后,她还要去公园练习、辅导。大多时候丈夫不管她,不过有时孩子生病、家里有事时他就按捺不住了。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会追到胡凤玉练武的公园,当着很多人的面大声指责妻子,场面非常尴尬。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自知理亏的胡凤玉很多时候都是退让,收起东西,一声不吭地赶回家。
虽然胡凤玉如此不“顾家”,但其实她对家庭的付出一点不比别人少,公公婆婆生前都喜欢住在这个儿子家,因为在这里他们感觉舒服也舒心。
几十年下来,“火爆”丈夫李振明如今已经被成功“策反”,妻子习武练武的强健体魄让他这个知名大夫也深有感触。如今,他不仅不再指责胡凤玉习武教拳,还经常劝说自己的病人多练太极拳,多参加健身锻炼,让他们从吃药打针的被动状态转为主动地强身健体。
师傅对她无奈
不仅自己痴爱武术,胡玉凤对他人想要习武健身更是古道热肠、倾囊相授。而这一点,她其实是“背叛师门”的。恩师周宝田为人严谨,和老一代宗师一样收徒严格,对于基础条件不好、悟性也不好的人他不愿意正式纳入门下,而胡凤玉则完全“背叛”了师傅的这个宗旨。
在胡凤玉看来,习武是强身健体的良好途径,越多人练、越多人学越好!她在方舟公园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吸引了一批人前来跟着学,而这种教授也不再走过去的“拜师学艺”老路,是门槛更低的传帮带。一直到现在,胡凤玉都不敢跟师傅说这些事,不过她说,其实师傅都知道。
2001年3月,宁河县妇联聘请她任太极拳教练,对县妇女骨干分批进行培训。2003年她又在县老年大学担任太极拳教练,先后培训学员7期。几年来,她累计培训人数达500余人。胡凤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习练者,更是带出了约50位一级社体指导员,这批骨干又下去培训了更多人。这样一个传一个、一个带一帮,在她的带领下,十几年来,宁河县举办了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各类培训200多期,学员达5000多人次,全县已经发展了12个武术健身站点。而胡凤玉自己组建的太极拳健身队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健身队”。
队员当她“替身”
不过,胡凤玉的培训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总是不断。
2012年宁河县举办建县以来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这是宁河县的一件大事,胡凤玉受命组织训练400人的太极功夫扇表演。在宁河县找400位会太极功夫扇的老人不容易,而要找到400人训练的场地更是难。
在合练阶段,这些七八十岁高龄的老年团队每天早晨5点半到宁河县体育场排练。由于早晨7点半前是体育场对外开放的时间,很多年轻人都要来这里踢球。这些老奶奶们就把住大门,好言好语地和年轻后生们商量,“让给大娘们排练吧,马上要上全运会表演了。”遇到不听话的孩子,还要吓唬吓唬,“这位哥们,你们在这踢球,这儿可都是老太太,球碰坏她们你们负得了责吗?”
而对于胡凤玉来说,这个阶段最大的困难其实还是来自家庭。那段时间,女儿刚好休完产假要上班,早上7点多后,外孙需要她带。没办法,要现场坐镇指挥的胡凤玉只能轮流请有空的队员们充当临时“姥姥”去女儿家照顾孩子。
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最后,胡凤玉的太极功夫扇队演出效果非常成功,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