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联动发展 探索全民健身大融合

    上海市杨浦区是有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的“三百”历史的老城区,区内高校、企业、新兴园区林立,文化底蕴丰厚。在全民健身示范城区试点工作中,杨浦区秉承“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的理念,充分发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优势,形成了“六大结合”、“五区联动”的全民健身大群体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健身大融合、大发展的创新之路。
    所谓 “六大结合”,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合作优势。通过“体教、体卫、体绿、体文、体企、体旅”多元结合,在体育设施建设、体质监测、活动组织等健身活动中形成部门协同推进的大联动格局。
    体教结合:通过实施学生健康工程、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大课间和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内容、成立区青少年体教结合指导中心、教练员进校园,组建青少年足球、篮球、手球、乒乓球、棒球和体操六大校际联盟,建立学生体质监测站,实行肥胖儿童干预、构建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等举措,真正将体教结合落到实处。
    体卫结合:通过社区市民体质监测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开展健康服务、体质监测、体质干预、健康讲座、科学健身指导和创建全国慢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际健康社区等项目合作,进一步提升“体卫结合”共融共享的倍增效应。
    体绿结合:通过体育局与规划、发改委、绿化市容等重点部门联手,借绿发展,在公园、绿地、社区建设一批便民体育设施,拓展市民参与健身的空间。
    体文结合:通过文体联手向全国征集创建活动口号、区内征集创建活动诗歌、全民健身小故事、儿童画、拍摄全民健身公益短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举措,进一步扩大创建工作宣传受众面。
    体旅结合:通过世界极限大赛、极限音乐狂欢节等国际赛事和体育嘉年华,创新运行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公益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模式,还积极与国内外优质资源合作推广赛事,成为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有效提升了城区的国际影响力。
    体企结合:通过联合区总工会、民政局双拥办,发动在华企业、园区、商区等大型企业员工和驻区部队官兵报名参与市区运动会、重大赛事等活动,将体企结合生动演绎。
    而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同时,以“社区、校区、园区、营区、商区”五区全民健身大联动,则为不同人群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无缝衔接”的通道。通过五区全民健身大联动,杨浦从区级综合运动会到行业系统运动会,从上海市市大联赛到杨浦社区大联赛,从企业园区运动会到居民小区微型特色运动会、楼宇体育嘉年华,再到中小学校体育节,各项体育活动缤纷呈现,特色鲜明的区域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有效提高了广大市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度和辐射力。
    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辖区高校、中小学校、科研所、企事业等单位的体育场地资源破除围墙,打开壁垒,向社区居民开放。利用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专家智库等力量指导市民科学健身和课题研究,引进企业资本新建体育公园供市民健身休闲,引进丁俊晖、倪夏莲等名人体育俱乐部,丰富市民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联手上海移动开发全民健身社区网络及市民健身一卡通电子信息卡,不断提升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和体育生活化工作水平,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邓红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