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快乐少年”赛将快乐足球进行到底

    交叉换位、带球过人、长传突破、起脚射门,球进了!这是不久前举行的阳光体育2014年东城区第二届小学生“快乐少年”足球周总决赛的比赛场面。比赛在北京市地坛体育馆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各小学甲组、乙组、丙组的123支代表队500余名青少年让这个老牌的体育馆一下子热闹、青春了起来,一场关于足球的快乐角逐也就此展开。
    “快乐少年”足球周是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和东城区教委于去年起创办的创新型青少年体育赛事,已经顺利开展了两届。在比赛中,主办方针对小学生特点,特地设置了“三对三”室内足球赛项目。连续两年承办该项比赛的北京市地坛体育馆馆长崔国庆告诉记者,与普通的足球项目相比,“三对三”小足球具有场地小(10米×8米)、强度小(每场比赛10分钟)、身体对抗少(不允许身体接触)等特点,不仅非常适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也能避免孩子在冬季室外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踢球受伤受冻。
    来自北京市史家小学四年级的陈奕帆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这项比赛。别看小家伙年龄不大,但“球龄”却有7年,大大小小的比赛更是踢过不少,拥有绝对发言权。在他看来,“三对三”小足球,虽然谁都可以参与,但踢好却并不容易,“场地小,时间短,一队只有三个人,不仅考验队友之间的配合,对个人技术要求也很高,感觉挺难的。”不过小家伙说自己更喜欢这样的“三对三”,因为“比赛节奏更快更紧凑,对手的水平也高,踢起来更过瘾!”
    不仅有男孩儿,也有女孩儿。由于没有性别限制,场上常常能看到“巾帼不让须眉”的场景。吴盈盈就是这样一朵“铿锵玫瑰”,去年刚转学到安外三条小学的她,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快乐少年”足球周的活动。“更灵活更有趣”是小姑娘对这次参加比赛的整体评价,第一次参赛,吴盈盈认为自己“发挥得不错”,希望明年再接再厉,跟队友取得更好成绩。
    与孩子相比,家长则更关注活动中的安全。为了避免运动伤害,主办方特别在器材和场地上做了多方面保障。不仅每个赛场周围都设有围挡,低年级更是统一采用了软式足球。陈奕帆的爸爸陈忠辉就表示,自己最满意的就是围挡设计,“别的比赛没有见过,感觉特别安全,我家孩子参加了两届比赛,没有看到一个孩子受伤!”据了解,从明年起比赛的安全措施还将进一步提档升级,围挡将改为充气式,软式足球也有望覆盖所有参赛组别。
    活动中还进行了东城区三大球项目网点校授牌仪式。安外三条小学、和平里第一小学、府学胡同小学等34所小学获得了“东城区三大球项目网点校”称号,并接受授牌。据了解,目前东城区已建成足球项目网点校13所、篮球项目网点校14所、排球项目网点校7所。
    本次活动由东城区体育局、东城区教委、东城区足球运动协会主办,北京市地坛体育馆、安外三条小学恒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东城区足球网点校教研组承办。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