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80个小时到南粤 喀什一中的追梦人

    在全国校园足球精英冬令营的训练场上,有一名教练总是头戴一顶白色帽子,没有太多的表情流露,他深邃的眼睛里总能看到“坚定”二字。他就是喀什市第一中学的一名普通的足球老师——麦麦吐尔逊·麦麦提,点进他的微信,个性签名写着:我最关心的是足球。
    麦麦提从小就喜欢足球,小学三年级就进入了校队,初中被选入体校,4年后,就成为新疆队的一员,代表新疆队踢比赛。退役后,依然不放弃热爱的足球事业,选择当一名体育老师。在他10年的教练生涯中,他带领的喀什一中在各种比赛中成绩优异,是新疆各支队中的佼佼者。在2013年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西宁分赛区小学组中,喀什队获得第一名,7月份的北京总决赛中小学组获得亚军,他的队员伊卜拉伊木·库尔班获得金球奖和铜靴称号。
    201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冬令营在清远举行,他带着从校园足球夏令营中选拔出来的4名“希望之星”队员从喀什坐28个小时火车先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转54个小时火车到达广州,路途花费了近80个小时。当问到会不会因为路程远辛苦而不想来,13岁的伊卜拉伊木·库尔班回答:“不会,因为我热爱足球。”
    冬令营期间,由于遵循少数民族特殊的饮食习惯,孩子们的午餐、晚餐都是由麦麦吐尔逊·麦麦提亲自下厨。除了每天日常的训练,他还要亲自做饭给孩子们吃。在孩子们眼中的教练,或许除了足球技术的教导,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照料。“教练虽然有时候很严格,但是他很关心我们,对我们很好。”这是小队员们对教练的评价。
    和当地许多家长的想法一样,文化课的成绩是他选拔小队员的首要标准。“如果哪个娃娃的期末考试有一门不及格,那么他就会自动退出我们的队伍。”相对于足球技术,麦麦提更看中孩子们的文化课。
    2011年,喀什市正式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城市。发展至今,校园足球的开展推动着喀什市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喀什青少年足球发展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大量高水平的教练员,他们喜欢足球,不缺少好的苗子,但高水平的教练员的缺乏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其次,喀什的孩子们缺少正规的足球训练场。两年前的喀什,足球场地还只是土地。如今,已有46所校园足球学校,但只有2个小学、2个初中足球场是人造草地,其他球场都还仍是土地。一到放学,好的足球场地几乎只对校队的孩子们开放,“没有场地训练,其他的娃娃就只能在小巷子、院子里踢球”,麦麦提说。
    坚持了大半生对足球奉献,麦麦提还会一直走下去,他早已把喀什青少年足球的希望和未来肩负在身上。

(黄心豪  刘羽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