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宝丰培养和改变村民健身意识
农历正月十三,新年的气氛在大城市已经渐渐消退,而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节日的高潮才真正到来,一是每年有十余万人参加的马街书会鸣锣开唱,二是在商酒务镇龙泉寺村社区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社区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我们虽然输了,但也非常高兴。”一名刚刚从拔河赛场上下来的村民告诉记者,除了欢乐的笑容,在村民们脸上几乎读不出任何其他表情,而看到眼前农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景象时,笑得最开心的,当属宝丰县体育局党支部书记魏延军。
宝丰县辖4乡8镇,320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是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人文气息之浓厚,从人山人海的马街书会上可见一斑。近些年,农民体育工作作为宝丰县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自2006年开始,截至2013年底,宝丰县累计投入2615万元建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全市率先达到了“村级”和“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双项全覆盖,形成了农村“10分钟”和城区“500米”健身圈,细数这一系列数字,魏延军对其中的艰辛和最终的成果深有感触。
“最开始别说村民,就连我们身边的人也都不愿意主动加入到健身活动中。”魏延军告诉记者,所以最初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几乎全部依靠政府投入,“那个时候让村民们拿出一千元钱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到了后来,当村民们逐渐认识到健身活动的好处时,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经费也逐渐由政府出资转变为村民与政府各承担百分之五十的建设费用。
有了硬件设施的保证,农村体育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先后成立了宝丰县体育总会、宝丰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宝丰县农民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4个综合性体育组织,并协助成立了陆森汽车摩托车俱乐部、阳光青少年俱乐部、蓝天乒乓球俱乐部、猎鹰体育俱乐部4个俱乐部,以及篮球、乒乓球、自行车、健身气功等13个单项体育协会,2011年,全省首家县级体育彩票服务中心和全省首家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也在宝丰成立。
“到现在为止,全县320个村当中,已经有270个村有了属于自己的运动队。”魏延军说,2013年春节期间,宝丰县举办了首届新型农村社区运动会,共有56个社区的1543名农民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被社会各界誉为“宝丰经验”,在首届新型农村社区运动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二届新型农村社区运动会应运而生,共有13个代表团64个社区的1432名农民运动员参加比赛,在城乡的5个赛场,展开健身气功、健身排舞、二人三足跑、乒乓球、门球、象棋、拔河、跳绳、自行车慢骑和30米提重物10个项目的角逐。据记者了解,目前宝丰县全年举办的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能够达到年均60余次,几乎达到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掀高潮”。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迁,“宝丰经验”的发展也并非一路坦途,“宝丰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魏延军所说的:“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发展的根本,不是资金,不是场地,最重要的是村民们健身意识的培养和改变。”
(杨卓越 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