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体指导员陈开亮:做一名舞场上的战士
10点准备,10点半出发,12点赶到军事博物馆附近上课,1点半下课,洗洗涮涮半个小时,2点才吃上中饭。没休息两个小时,陈开亮又忙活开了,他要赶着去另一个地方上晚上6点开始的健身课……这样的工作和生活,陈开亮已经习以为常,最多的时候,他一天甚至需要跑三个地方授课。如果算上路途奔波,一天的工作时间就超过15个小时,这还不算临时增加的培训指导和活动组织。很难想象,这是一个58岁的人每天的工作量。
细数起来,今年已经是陈开亮从事健美操教学的第27个年头,在北京的健身领域他绝对算是“鼻祖”级人物。许多人都忘不了从1995年开始,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每周三、五、日下午打开北京有线电视台,总有他的健身教学相伴。后来由他领跳的健身操(舞)系列教学片又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宁夏、甘肃、桂林等省市电视台播放,影响逐渐覆盖全国。
陈开亮首次接触社会体育指导,是早在1987年,那时候他奉命出任北京市交谊舞学校副校长。学校面向社会的经营模式,也让他率先看到了大众健身市场,希望“把自己专业的东西,调整成大众能接受的模式,去为老百姓服务,去做社会教学”。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陈开亮开始了自己全方位形体健身操系列的创编工作。
如今27年过去,“全方位系列”已经有了24套健身操(舞),其中初、中、高级各8套,包括健身剑、软性器械拉力操、健身球操、徒手操4大类型。并且已经通过多个权威机构的鉴定和认可。特别是由他创编的全方位形体健身工间操,今年将在北京进行全面推广。
谈起自己的“全方位系列”,陈开亮的定位很明确——“全方位的概念是指运动方式要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体状况;训练方法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大众易学;涉及的动作核心,要兼具大众性、科学性、时效性、观赏性和娱乐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别看24套健身操(舞)加起来不过1000多个动作,但创编时陈开亮却需要从上万个动作中不断地进行甄别和改进,科学性和系统性都不容小觑。在陈开亮看来,“创编不光动作设计要美观、科学,同时还要考虑上下衔接。上频率、下频率和中间频率结合起来,是不是让人感觉到在一个时间内完成身体会不舒服。”拿他创编中老年健身操为例,为了更适应这个人群的年龄特点,陈开亮仅配乐就参考了上百首,从音乐快慢、节奏变化,一直考虑到锻炼过程中的心肺数据情况等等。其中的辛苦和用心可想而知。
跟随陈开亮锻炼了14年的王阿姨,谈起“陈老师”时说:“他是一个特别尽职尽责和注重锻炼效果的老师。很多地方的健身课现在都是50分钟一个课时,只有陈老师还坚持着2个小时,就是因为不到时间达不到效果。我们这儿很多人都跟着陈老师练了20年以上,能这么长时间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27年寒来暑往,陈开亮已经记不清自己教过了多少学生。只记得很多当初陪妈妈来上健身课的小姑娘,如今又成了自己的学生。而经由他培养的各级社体指导员更是达到了近2000人。如今,这些陈开亮曾经的学生都成了北京各个公园和健身站点的“带头人”。
时光荏苒,人员来去,即便青春不再,但陈开亮却始终在教学的第一线,坚持亲自指导,亲自示范。常常一场两个小时的操课下来,他的背心、短裤全都被汗水湿透了。说起这点,陈开亮很是自豪。他说:“我想一直跳到跳不动的那一天。”他希望自己能做一名“舞场上的战士”,“以前男儿征战,讲究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这也是我的追求。只要身体和精神状况允许,我希望能一直跳、一直编,直到老!”
(卢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