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推多项改革举措 加快转体育发展方式

    广东省中山市是我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全民修身”、全民健身等已渐入民心,群众体育工作发展迅速。记者从中山市体育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山市体育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办群众满意的体育”中心工作,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努力破除阻碍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现代体育治理能力,推动体育发展方式由从重成绩、重奖牌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转变;从突出竞技体育向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带动的全面发展转变;从城乡、区域、群体间的不均衡发展向均等化和协调发展转变。
    中山市体育局局长李良告诉记者,中山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践行群众路线,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推动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中山市委、市政府将建设社区体育公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政府承诺的十项民生实事和社会建设重点项目加以部署。同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完成每个镇区建设2-3个社区体育公园示范点的任务。
    二是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以传统群体赛事为基础,重点打造一批市级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组织好市体育节、全民健身日、南粤幸福周等重大活动,办好镇区篮球联赛、CBA联赛等精品赛事。各镇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各具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体体育活动。
    三是扩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覆盖面。完善镇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快市属体育场馆维修改造工程,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向自然村延伸,推动自然村建设有一个标准篮球场和两张户外乒乓球台的全民健身设施。
    四是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志愿服务意识。各镇区要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提升国民体质监测服务水平,推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向基层延伸,完成省下达的监测任务。
    五是继续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抓紧出台《中山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意见》,细化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方案,制定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标准,充分调动学校对体育场馆开放的积极性。
    六是改革体育社团管理体制,探索体育社团发展新路子。今年,中山市体育局将投入100万元,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通过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加大向体育社团购买服务的力度,培育和壮大体育社团组织,全面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和实体化进程,探索政府与体育社团共同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新路子。通过2-3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体育行政管理与体育社团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基本实现体育社团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独立自主、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转变,基本建成覆盖市、镇区和村(居委会)三级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社团组织网络。
    七是改革和完善市运会,把市运会办成参与主体更广泛、项目更丰富的体育大会、市民盛会。将原来以学生竞赛为主的市运会,办成各类人群都参与、共享健身快乐的嘉年华;将原来只与省运会项目相衔接的市运会,办成既与省运会相衔接、又与省中学生运动会、省体育大会项目相衔接,具有中山特色的市运会。在即将出台的市运会总规程中,将增设镇区组、市直机关组、残疾人类别组。市运会改革的宗旨和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健身,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

(黄心豪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