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厉打击替考和高考加分资格造假

    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落幕,但随之曝出的替考、体育加分资格造假等问题,让高考的公平公正再次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在7月8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也专门就此类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表明了教育部绝不姑息的“零容忍”态度。

教育部将开展入学专业测试复核 减少加分项目和分值

    针对河南、辽宁个别中学高考体育特长加分资格人数过多问题,续梅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并已分别派出工作组赶赴相关地方指导、督促查办工作。这些地区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公安、体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展开了核查工作。
    续梅表示,教育部已经要求河南、辽宁进行认真调查。对举报反映高考加分存在问题的,将进行彻查,绝不姑息。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教育部还要求高校要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考生录取结果的监督检查,开展入学专业测试复核。对在复核中不达标的学生一律不予学籍注册,已经注册学籍的要坚决予以取消,并将对相关责任人实行倒查追责。为严厉打击加分资格造假,下一步教育部还将研究制订进一步减少和清理高考加分的政策,“重点是将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

畅通举报渠道 对有关案件一查到底

    在新闻发布会上,续梅也再次重申了教育部的“零容忍”态度,表示将“对有关案件一查到底,对涉案人员一个不漏”。对于参与舞弊的考生,要“核实查实,核实处理”:在报名阶段发现,将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将取消入学资格,在入学后发现,将取消录取资格或学籍;毕业后发现,将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并由学校予以追回。
    此外,为了切实维护今年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续梅表示,教育部还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一是针对已发事件,督促河南、辽宁等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继续严肃查处有关案件,严厉打击各类替考、加分资格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二是畅通举报渠道。据了解,目前教育部已经开通了24小时的高考监督举报电话,针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续梅也表示:“我们将实行举报一起,调查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公开一起,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社会和媒体进行通报。”
    教育部还将加强高校录取管理工作。据了解,为切实把好招生录取关,今年教育部将实施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的办法,建立高校招生责任制和问责制。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录取通知书上除了要加盖学校的校章外,还必须要有校长的签名,由校长对录取结果负责。续梅表示,“我们将采取各种举措,让作弊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卢苇 陈峙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