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市板桥镇村民运动会乐了种田人
“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绿色稻田将地头的红色标语映衬得格外喜庆,村民的运动身影被夕阳镀了金。不久前,四川德阳板桥镇复兴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运动会,挑担子接力赛、踩气球、跳绳、掰手腕……一个个简单接地气的比赛,拉近了这些纯朴农民和体育的距离。
复兴村是四川再普通不过的基层农村,这里多是种田、养殖的地道农民。这天下午,60多户百余居民痛痛快快玩了一把,马路挤满了“运动员”、亲友团。喧闹的人群中有抱着小孩的家庭主妇,有穿着拖鞋的纯朴乡民,抑或祖孙三代的大家族。邻村的乡亲们先来看热闹,后来也加入了进去。
板桥镇复兴村是德阳市群众体育示范点试点村落,全镇2000多村民除本地原有的常住户之外,来自汉源等地的900多移民几乎占到了整个镇子的一半。在这新老居民各分秋色的秀美乡村,新老住户对于运动有着同样的喜爱。
五大三粗的罗勇是这次村民运动会掰手腕比赛的头名,拔得头筹后脸上挂满汗珠。他说:“以前没得耍,晚饭后想要消化还要转个圈,现在健身方便多了,饭后还可以老朋友聚到一块搞个线下群聊。”
52岁的复兴村村民黄中凤说:“我丈夫这两天腿病犯了,他走不动了,我还能走,我就来替他参加了这个比赛。平时干农活干多了,挑担一点也不觉得累,还没跑过瘾比赛就结束了。”原来黄中凤老人家只有一个独生女,女儿远嫁外地,丈夫身体又不太好,家里的农活都由老人自己承担。老人表示,村里的广场终于建好了,以后跳广场舞就有地方了。
在运动会上记者见到了村中的体育“专业户”——积极带领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曹维林,当地授予他“体育中心户”的名号。黝黑的皮肤、布满皱纹的额头使曹维林给人扑面而来的质朴与憨厚的印象。他打小就是一个十足的武术迷,一台跑步机、一个200多斤悬挂在门口的精“武”沙袋是他和退伍的儿子平时的最爱。
聊起村民健身热情,他说:“每天来健身的主要以晚饭后居多,各种体育器材,篮球和羽毛球是大家最喜欢的,另外,跳绳、皮筋女孩耍得多一点。”
当地政府扶持这样的积极分子,给他家附近的广场上安了两个崭新的乒乓球台、1个篮球板架外加7副秋千等固定器材,由他管理维护,村民休息时间就来他家借器材。他家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清新的窗户正对着体育广场,一个立地的三层构造小铁柜,摆满了羽毛球拍、围棋等10余类体育器材。
德阳市体育局的群体干部说,德阳农村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积极培养村上的体育中心户,为此专门给他们配置了体育器材,而这些为人热情、邻里关系好、有号召力的人们也自然而然志愿担当起了村上全民健身的带头人、示范人,效果很好。今年德阳体育局决定在类似复兴村这样的基层组织培养更多像曹维林这样的体育中心户,争取让群众体育扎根落实。
(史春东 张喜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