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民体质健康 科学健身需要产业支撑
随着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体育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在促进国民体质健康,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这几年,大家普遍的感受是,身边健身的人多了。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健身,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的健身?在推动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中,国家体育总局非常重视科学健身,多年来一直在极力倡导,但毕竟人力、财力有限,不可能在具体操作层面进行大规模的普及。在全民健身已成为社会主流思维的今天,如何使其进一步“转型升级”,让科学、科技在健身中发挥应有作用,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
而这也是北京康比特公司董事长白厚增在思考的问题。白厚增认为,科学健身要想真正在全民中实现,需要产业支撑。白厚增说,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体育锻炼,很多人已经玩到一定境界,出现了很多业余选手玩专业的情况,比如马拉松、自行车、登山等。到这个程度的健身者所需要的科技指导,已经不是一些理念、方法所能满足的,而是需要科学的锻炼方法、体质监测、营养补充,这些综合手段的应用才能保障选手的身体安全,达到锻炼效果。即便是普通的锻炼者,也需要进行身体素质的测量、体能指标的监测、运动营养的合理补充。这些都是体育锻炼者的现实需求,但目前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机构还很缺乏。
白厚增认为,群众对科学健身的需求是强烈的,由于需求的广泛性,必须通过市场行为去解决,让更多的专业机构去参与服务,从而形成产业化。而在初期,这个工作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介入,比如政府资助相关的机构进行科研,并购买其服务,进行推广。白厚增以康比特服务海淀、昌平等北京市区的例子进行说明:康比特利用自己的设备、团队,对辖区内5万多市民进行了体质监测,结合每个人的体质状况,给出了运动、营养处方。工作经费则由政府来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在这方面精神很明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方式就是进行政府购买,这是转变、创新政府工作方式的需要。”
(刘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