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上 另类暑假】只为台上一分钟
炎炎夏日,不少人只愿意待在空调房中享受清凉,但杭州却有这么一群孩子,顶着烈日,在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上挥洒汗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在竞技体育上不断超越、突破,需要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时间:早晨7时
地点:杭州市陈经纶体校
杭州游泳一直都是浙江的“金字招牌”,孙杨、叶诗文都来自陈经纶体校,当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占有自己一席地位的时候,他们的师弟师妹们还在陈经纶体校的游泳池中埋头苦练。在这里,一条严密的冠军流水线,正在打造着下一批潜力无限的苗子。
“嘟……”一阵发令声响起,七八名运动员犹如蛟龙一般跃入水池,溅起豆大的水花,只见他们快速地上下摆动双手,双脚灵活地往后滑,几个来回上岸之后,连大气也不喘一口。“这才刚开始训练,算水中热身吧,我不觉得累啊。”今年12岁的益若芸说。陈经纶每年的暑期培训是教练挑选苗子的好时机,如果说好苗子是一块千里马,这里的教练就要担负起伯乐的职责。练打腿,学泳姿,培养水性,有氧训练……主教练和助教会进行全程观测,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陈经纶体校的校长王璐琪说:“杭州游泳一直保持着高水平,和长期坚持的青训有密切关系,别看这些孩子现在还小,处在金字塔的底部,我们只有把底部做硬做实才能一步步往上面添砖加瓦,直到做到金字塔顶端。”
时间:上午9时
地点:杭州采荷中学
采荷中学作为江干区篮球数一数二的队伍,在每年篮球联赛上,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在陈浩教练的带领下,近三年来女篮都拿到了冠军。“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冠军就是汗水铸成的。
早上9点的太阳已经有些刺眼,采荷中学操场上有二十几名男女篮篮球队的队员正在做着慢跑热身,热身结束后是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举杠铃、仰卧起坐、俯卧撑,汗水早已浸透了队员们的T恤,不过谁也没喊一句累,一句热。
都说现在的孩子经不起风雨,吃不起苦,看到这些在烈日下坚持训练的90后们,中国篮球的未来还是充满光明的。
已经初三的陈嘉琦虽然已经不是篮球队成员,可他还是依然坚持和篮球队一起训练,他觉得夏天就是出汗的季节,“我虽然因为学习可能不能参加比赛了,但是我对篮球的热爱依旧不减,有时间我还是要打球。”
时间:下午15时
地点:杭州市体育场
“注意跑位,找自己的同伴,脚下的球停稳再传!”杭州市体育中心足球队的教练陈纪一在足球场外指导着。浙江第十五届省运会还有2个月就拉开序幕,以体育中心为主的杭州足球代表队在这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热身赛,“我们这次邀请了上海、嘉兴、宁波等一些成绩优异的队伍过来和我们踢友谊赛,也是为了给这些小运动员们找些比赛感觉。”陈纪一说。女足年纪最小的陈思佳进入这个队伍的时间最短,第一次参加这个暑期集训,她说:“这比我一开始想的还要辛苦,每天睁开眼就要训练,晚上闭上眼我就睡着了。”原本应该细皮嫩肉的她现在被太阳晒得皮肤呈古铜色,小小的身板有时候要扛起比自身还重的杠铃,但小姑娘也没向家里人和教练抱怨过,依旧坚持着。
(沈梦雪 沈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