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上 另类暑假】心中有梦不觉苦

    “三伏天头顶着烈日,挥动着弯曲的球杆,训练得很苦,一点儿也不比正常上学期间轻松,但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因为我心中有梦,想通过不久的选拔进入省曲棍球集训队。”
    这是甘肃靖远体校16岁体育特长生学生张鹏在自己的微信群里给同学们聊起的想法。信息发出去不久,同学们不断发来“赞”,并引起不少同学的共鸣:“是啊,吃寻常人不吃的苦,才能享寻常人不享受的福,加油!”
    8月4日下午酷暑闷热,位于黄河岸边靖远体校操场上,30多名体育特长生正在进行每日必修的体能训练:中长跑、弹跳、臂力拉伸等基础项目。“这些娃娃们大都是农家子弟,是从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和体育课中发现出来的,条件都不错,最大的特点是能吃苦,领会教练意图快,并且训练时从不偷懒,我看好他们的前景。”学校体育教师石万学向记者介绍。
    靖远体校是甘肃省知名传统体育运动学校,在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走体育特色办学方面摸索出一整套“体教结合”新思路,该校连续多年向省曲棍球队、省田径集训队及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了240多名运动员,“因材施教,精心培育,对学生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都精彩”是许多家长对永靖体校的中肯评价。于是周边许多区县学生家长也乐意把孩子送到这里进行“毛坯打磨”。
    其实类似靖远体校,在甘肃许多普通学校都纷纷在暑期开展了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专项体育训练,记者了解到,开设科目有篮球、田径中长跑、足球、摔跤、跆拳道、网球等,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青少年体能基础训练一天都不能停歇的,否则事倍功半。”兰州四中体育教师薛峰很认真地对记者说。
    兰州六中是甘肃省赫赫有名的体育传统学校,这里每年都为全国高等体育大专院校和省专业队输送“体育特长”300多名。记者了解到,从7月中旬到8月初,这里的体育场馆、田径场一天也没有停歇;参加集训的学生有180多名,大部分是田径、足球、篮球;具体时间从早上8时到10时;下午4时到6时,教师将学生分成3个大组,每个大组一个单位,分别由2名体育教师负责专业训练,跑、跳、投。学生张天佑告诉记者,通过近一个月大运动量专项训练,明显感到体质增强了,肌肉健壮了,训练兴趣浓了,不再感到单一枯燥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体能极限,我们告诉学生只有不断地冲破自己的极限,有意识地培养耐力和意志力,才能达到新的高度。”兰州六中体育教师们一致表示。

(王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