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擦亮“品牌”广州足球的大发展
日前在广州市第16届青少年运动会开幕式上,来自广州市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的足球小将们带来了精彩的足球操表演,成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事实上,广州海珠区的“校园足球”早已成为该区体育一张响亮的“名片”。后乐园街小学、广州五中等一批中小学已成为“足球明星的摇篮”。
足球明星出海珠
近日教育部宣布,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项目,并增加中小学体育课时,今年起将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这对于足球传统强区海珠区来说,无疑是一次基于高平台之上加速发展的新契机。
提起广州足球,就不能不说海珠区的宝岗体育场和燕子岗体育场,这里走出过众多足球明星。
在宝岗体育场内的海珠区业余体校创办于1957年,40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各级国家队及省、市、各高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特别是足球班培养了容志行、赵达裕、古广明等蜚声足坛的球星。目前,海珠区向男足国青队和国少队、女足国少队分别输送了两名球员。
海珠区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丘伊莉告诉记者,作为海珠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足球始终被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主要依托宝岗和燕子岗两大体育场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
据介绍,如今海珠区共有市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2所,其中足球项目的学校有国家级1所、省级3所、市级13所。近年来,海珠区多次派队参加国内外比赛,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校园足球成亮点
本届广州市运会最大的特点是由体育局和教育局联合主办,项目设置上分为竞技体育组和学校体育组,兼顾了竞技与普及,注重体教结合的理念。日前教育部宣布,计划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从今年起将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4级足球联赛机制,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毫无疑问,这对于海珠区来说是个大大的利好消息。
“我们区今年又有3名2001—2002年龄组的足球小将被选中,将作为希望之星前往西班牙留学。全国遴选出30名小球员,广州市的3人都从海珠产生。”海珠区教育局副局长蔡健安告诉记者。
“学校体育发展强调两翼齐飞——既要普及体育运动,又要注重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蔡健安认为。
谈到打造海珠区的足球品牌,蔡健安表示:“足球是海珠区的传统强项,我们始终注重足球文化的培育、网点学校的普及,抓好重点建设,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等各级梯队,近年来有十几所学校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后乐园街小学和江南新村第二小学都成绩不俗。”
去年,世界足球名帅、广州富力主帅埃里克森曾走进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二小学,与广州足球名宿容志行等一同参与广州市校园足球校长、指导员见面交流活动。埃里克森还欣然接受了广州足协颁发的广州市校园足球形象大使证书。
近日,广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广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开球仪式在燕子岗体育场举行。该训练基地将主要以保障广州市青少年足球运动队、业余体校的培训和比赛为己任,并将承担广州市青少年各级足球联赛和社会业余赛事活动比赛场地提供的任务,开展场馆惠民工作。
蔡健安表示,海珠区有着扎实的开展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随着“广州今年要建500所足球学校、5000个校园队伍、5万校园足球人口”的足球校园计划出台,必将推动海珠区足球运动的蓬勃开展。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海珠足球再次出发。
(黄心豪 陈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