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旬老人王志图愿做群众体育的“酵母”
借着一旁桂花树上飘来的习习花香,和着轻柔的旋律,在重庆市梁平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园的一角,十几名市民正随着一位老人专心地习练着太极拳。
太极拳、木兰拳、太极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微微的汗水已经爬上了大伙的额头,这里老人才转过身招呼大家停了下来,“今天就练到这里,明天继续哈。”
一打听才知道,老人名叫王志图,今年已是90有1。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在记者眼里,老人却是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对此,老人哈哈一笑,“这得益于几十年来坚持习练太极拳的成果,这不,现在我每天还带着大家伙一起练呢!”
其实,和太极拳结缘还是因为1958年时的一场大病。当时在重庆市结核病疗养院住院疗养期间,他接触到太极拳。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身体很快得到恢复。尝到健身的甜头他,打那时起就坚持练习太极拳,还带动身边的同志学拳练拳。
如果说,那个时候王志图教身边同志学拳是无意识行动,那么从1960年代开始,带动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就成为了他有目的的业余工作。而1984年离休后,他把推广群众体育运动,作为了自己的主要工作,并且坚持了30年。
1988年,离休后的王志图来到梁平县老年大学担任校长。有了老年大学这个平台和几十年练拳习剑的功底,他主动要求开设太极拳剑班,并担任起教练的工作。他的太极拳、太极剑动作刚柔相济,意、气、形、神结合完美,吸引了大批学员报名。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他还亲赴外地拜木兰拳名家谢家敏为师,先后学回了11套木兰拳以及木兰剑、桃花扇的新套路。在老年大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经他培训的学员就超过千人。不仅如此,他还在老年大学设立科学养生的讲座,普及和提高群众的健身养生知识。特别是他撰写的《如何实现健康长寿,欢度人生第二个春天》,具有科学性和实用的可操作性,成为梁平县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经典读本。
到老年大学任职,王志图从来就没有想过报酬的事。老人担负着太极拳、太极剑两个班的教学,领课时费天经地义,可他不要。后来其他教师也不好意思领这个钱了,王志图只好当众宣布“我们都领”。而背后,他只领课时数的一半。为工作上的事,他每月要多支付不少电话费,校委会决定给他报销电话费,老人婉言谢绝。
王志图图个啥?对于许多人的不解和疑问,这位可亲可敬的长者笑而不答。采访中,他对我们津津乐道地讲起了老年大学的温馨故事。他说,过去不少学员跟“药罐子”打交道,自从上了老年大学,竟然远离了医院。音乐班有个叫陈代琼的学员,因脑瘤动过三次手术,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到音乐班学习一年后,身体好多了,成了演唱会的主角。她逢人就说:“是老年大学给了我快乐”。王老深感“作为我们这些建国前就参加了革命的老兵,看到老年大学有这样的作用,能不高兴、能不好好办学吗?”。
由了年事已高,现在老人虽然已经不能再到老年大学带领人们学拳练拳了,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对锻炼健身、对群众体育活动的鼓动和宣传。他说:“我几十年业余从事群众体育活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我依然要做的一颗酵母,要为群众健康做一点点奉献!”
(邓红杰)